打好资源牌 吃好资源饭(三)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审旗

既不破坏环境,也要获得效益

以水定产是今后发展方向

近年来,乌审旗开发了生物质发电、沙生植物利用等沙草产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但由于产业规模较小,投入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一直未能成为支柱产业。

而煤炭和油气是乌审旗最值钱的资源,吸引了不少资金和项目。但在开采和利用这些资源时,如何做到既不破坏环境,又能获得较高收益,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

“必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其远低于环境容量下限;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煤化工等精深加工业,将工业污染的压力减至最小。”旗环保局局长赵连军表示,只要搞生产就会有污染,这些难以避免,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乌审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了适合当地发展的工业。

与东部地区不同,我国沙区生态脆弱,虽有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但这些土地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何进行合理规划?

“用1%的土地搞工业项目,用99%的土地搞生态建设,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生态的影响最小。”牧人表示,在沙区搞工业项目,水资源也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因素。“今年有一个120亿元的煤制气项目,一旦上马,将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由于耗水量太大,我们觉得不划算,就咬牙拒绝了。”

据了解,目前乌审旗全年用水量为2.2亿立方米,本地可供应1亿立方米左右,还需从黄河引入1亿多立方米。“目前,我们的工业用水量仅为几千万立方米,而农业用水量最大,达到1.8亿立方米,利用率却连20%都不到。”水务和水土保持局水资源管理股股长高海波说,农业生产不能搞大水漫灌,必须发展节水农业;与此同时,对工业项目的规模也必须加以控制,否则水资源也不够用。

目前乌审旗已有3000亿元左右的工业项目,其中亿元以上规模的有47个。“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县级地区来说已经足够了,今后也不会发展更多的项目。”牧人表示,只求精、不求多;以水定规模、以水定效益,这是今后乌审旗的发展方向。

磨姝君(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