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名物——七星桥

家乡区县: 肇庆市端州区

七星桥在民国拱桥成文物,坐落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七星岩内,位于玉屏岩与石室岩之间,横跨于沥湖之上,连接玉屏、石室二岩,是星岩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逢黄金周等节假日,桥上游人如鲫,或拍照或凭栏远眺,尤其是七星岩景区推出绝技“独竹漂”表演后,七星桥更成为绝佳观赏点。

记者眼前的七星桥有七个桥孔,桥身为白色,桥洞边上为瓦灰色,桥墩上点缀着黄色的星星装饰,桥护拦上镶嵌着黄色的七角星。七星桥桥长30米,宽4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上的护栏为传统的水泥柱。从桥的结构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星湖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梁烨告诉记者,这座桥来头不小,还是文物。据梁烨介绍,这座七星桥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桥有七孔,因桥身的七星装饰而命名为七星桥,而在民国前的明隆庆年间,这里曾建有一座石墩桥,但没有七个洞,为七星岩二十景之一。2010年,肇庆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七星桥列为肇庆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确认为端州城区现存历史最久的近现代拱桥。

民国至今,七星桥除了护栏,主体没有进行过任何改动,在水中屹立了70多年,如今仍十分牢固。“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曾有载重20吨的泥头车装满砖头从桥上通过,桥仍纹丝不动。为了保护好这座桥,管理处规定以后不准让重型车辆通过。”七星岩管理处工程师梁宁说。

梁宁告诉记者,七星桥护栏上的标志和桥墩上的七星图案,于上世纪60年代被毁。护栏出现多处缺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2008年1月,管理处在不改变桥梁主体结构的情况下,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七星桥进行加固、整修。当时,管理处从《星岩今志》中找到民国时期的七星桥的一幅旧照对比进行整修。经过对桥身翻新,重新镶嵌上星星图案,并在七星桥一头设立一块近500公斤的绿端石,上书“七星桥”三个大字。从此,七星桥上七星再现。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七星桥还有一个“兄弟”叫聚星桥。据《七星岩志》记载,聚星桥位于阆风岩东侧,以前是进入七星岩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原为水泥桥,后改为木桥,架于沥湖之上,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屡经修理。在上世纪60年代为适应旅游事业发展,聚星桥被拆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面目已全非。后来,改建后的聚星桥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拆除,现在出入七星岩东门的必经之路被七星岩大桥取代。断桥残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原来七星岩景区中也曾有过一条断桥。《七星岩志》记载,从天柱阁南麓往西有一拱桥,旧时名天柱桥,1976年为加强七星岩公园管理,避免有人到处可进出,将此桥通往南面的通道切断,改建为断桥。在断桥上东可望里湖和水月宫远景,西可望蟾蜍岩和铁索桥,南可望不可及,游人只能望湖兴叹。后来,七星岩重新开放断桥,重新修葺该桥并命名为彩虹桥。

玟希—追梦人(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