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美食吃法
大列巴面包
大列巴个头很大,吃“大列巴”切成片,用微波炉烘热后,抹上果酱,夹上奶酪,或者抹上黄油、鱼籽酱,夹上火腿、香肠片吃。也可以把列巴撕碎放到汤和牛奶里吃,容易消化。
也可以用哈尔滨红肠就着大列巴吃,哈尔滨红肠原名苏联立陶宛灌肠,音译里道斯灌肠。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
4历史渊源
大列巴(大面包)是俄国人传统的主食。俄罗斯每个农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面包炉定期烤面包。平时只在家里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特别大,吃时切下一片。久而久之,形成了特有的技艺和风俗。1898年俄国人在中国修建中东铁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人大量涌进哈尔滨。为满足他们传统的衣食住行需要,1900年俄国人伊万.雅阔洛维奇.秋林开办秋林洋行哈尔滨分行,并设立面包等食品作坊,专门生产俄国人喜欢的大列巴等传统食品。这就是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的前身。[2]
这种大面包香味浓郁,口味微酸,比较适宜储存。圆形,直径可达33厘米,四五斤重。初期,技艺主要掌握在俄国技师手里,在哈尔滨传承了两代。1953年由中国政府接收,俄罗斯师傅手把手地把面包制作工艺教给了中国师傅,沈宝聚、王占先是华人第一代技师。至今,在哈尔滨人手中又传承了三代。目前,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生产的大面包一直沿用的传统手工工艺和设备。曾经有俄罗斯食品加工人士来哈尔滨参观了大面包制作工艺后,非常感慨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地域性饮食文化,并说:“这项传统工艺在俄罗斯很多地方已经失传了。”经过百年的沉淀,这一食品已与中国饮食文化相结合,成为哈尔滨一绝。
5营养价值
大列巴表皮干脆的脆皮面包热量最低,面包不甜。含糖、盐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后表皮脆硬。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易于消化、吸收。大列巴是全麦面包,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面包松软,易于消化,不会对胃肠造成损害。
6城市介绍
哈尔滨历史悠久,荟萃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城市,被世人誉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哈尔滨还是世界冰雪文化发源地之一,有亚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乐等活动和节日,还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年一届的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是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有“天鹅项下的珍珠”之美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