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铺天盖地流行之时,淮阳的一群爱好影视文化的年轻人不甘寂寞,短短时间内创作出了淮阳版的小苹果-《小苹果之大淮阳》,一经上演,立马受到强烈点赞。该MV创意新颖,大量淮阳文化元素的加入使该片迅速蹿红。短短一天半时间,观看人数达到了30万以上。
作为淮阳本土MV,《小苹果》的成功是与陈方导演和他的团队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分不开的。几经周折淮阳乐闻联系上了《小苹果之大淮阳》陈导与演唱者孔帅杰。
淮阳乐闻专访《大淮阳》团队
淮阳乐闻:陈导,淮阳《小苹果之大淮阳》短短一天半就走红网络,对此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感谢大家对《小苹果之大淮阳》的支持,对本土MV和本土影视的支持。我很高兴接受淮阳乐闻的采访。这两天心情非常的纠结。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总之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支持和厚爱。
淮阳乐闻:德发你好(小杰,淮阳的小帅哥),我也是你的粉丝。《小苹果之大淮阳MV》从筹备到制作上映,短短半个月,你是怎么把这首歌唱的这么传神的?
哈哈,谢谢淮阳乐闻和广大网友的支持。
最初要做这个《小苹果之大淮阳》的音乐的时候,曲子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原版伴奏有和声。听一下大家会发现这次的音乐是全部重新编曲并融入了新的创意的。就这次重新编曲就用了十几天才做好。在录制音乐的时候当时也比较紧张,中间也有很有意思的事发生:因为紧张,录制出来的声音比较生硬,音乐导师给我提议全身放松,我就索性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光着脚丫子录制,果然,效果就出来了(哈哈)。
淮阳乐闻:陈导,你拍过多部本土微电影和MV,从《平坟style MV》到《混》到《世途》到《扶得起MV》等都非常成功。那么,是什么让你有了对翻拍《小苹果》想法?
当时小苹果红遍网络。很多版本的小苹果相应而出。很多网友朋友都建议我拍一下淮阳版的小苹果。但是我决绝了,我想我如果用小苹果的原曲原词拍出来的小苹果,我感觉对我来说没有创意,也没有意义。因为我也曾经漂流在外地。有的时间也会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母亲。身在外地的我无数次梦到母亲教我的儿歌“筛罗罗打汤汤”和“小鸡嘎嘎爱吃黄瓜”等儿歌,醒来时已经满眼泪水。所以我既然要拍淮阳版小苹果。一定要拍出咱们淮阳的特色和文化。让身在外乡的淮阳人看到后有所感悟。能想起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母亲。
平时我网络聊天也非常的多。很多人问我老家哪里的。我都要和别人解释半天。我说周口淮阳,很多网友都会误以为是我们初中课本里的周口店猿人。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颠覆一下外地人对周口淮阳的认识。
淮阳乐闻:小杰你好,你与陈导在一起这么多年拍微电影和MV,谈谈你对陈导的看法。
四年前,通过QQ我们相识,我当时在老家宅了一年。后来我跟陈导一起找了份工作。因此我们开始踏入了影视和音乐的道路。四年来可以说是比较坎坷吧,不过我们的坚持也换来了大家的认可。
对于我对陈导,生活中他就像我的大哥哥,对于生活还是工作都非常的照顾。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是一个执着的人。
淮阳乐闻:陈导你好,从您的第一部作品开始,小杰在淮阳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你是怎么发现小杰的,又是怎样一路合作走来的?
我和小杰是从2010年从网络认识的。也是从做爱心公益开始的。慢慢的我们有了一个想法。但是那时间没有拍摄设备,我们就用手机录制了几个小作品,《河南人赢了》《哥这不是闹着玩的》等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也激励了我和小杰一步一步的走来。中间很多艰辛。我们互相有了一个约定,我说:小杰如果我从影视道路上碰到挫折如果放弃的话,请你安慰我。如果你放弃了我来安慰你。其实怎么说,这么多年每部作品都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和小杰真的习惯了。如果一帆风顺的话,反而我们会感觉不正常。不管这条路多艰难,我们都会互相鼓励着一步一步走。因为我们有130万淮阳老乡的支持。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淮阳乐闻:很多网友对您的作品都表示非常喜欢,很期待您的下一步作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您下一步的计划吗?
其实空余的时间我也写了很多微电影的剧本。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聊了一下。其实众多作品中。观众最记忆犹新的是《混》所以再我脑海里出现了很多的画面。我想在年底前出《混》的续集。用《混》里的原版人马,新鲜刺激的剧情和画面,再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也请大家关注《混》续集,关注《陈氏兄弟影视》。
淮阳乐闻:最后一个问题,陈导,听您说,一些网友对MV中的部分“广告”提出了不同的声音,您也谈到这几天您很纠结。对此您有什么想与网友聊聊的?
说到这个,我首先要给自己的作品说声对不起。再给我们伟大的淮阳母亲说声对不起。本来《大淮阳》剧本里是没有任何广告植入的。全部是周口的景点和淮阳的七台八景。可陈方我本人能力有限。拉不到得力的支持。可拍MV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个MV差一点搁浅。最后是淮阳的各个门面的商户和淮阳的百姓,也是我的兄弟姐妹,帮了我,完成了这个有点遗憾的作品。在这里陈方给我广大的网友说声抱歉,恳请你们理解。。。。。
感谢陈导与小杰作客淮阳乐闻。淮阳乐闻也很期待你们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