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式营销是在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越如也”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类似于囤积货物、待价而沽。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它属于一个心理概念,具有主观性,这一常识在营销学中被称为“饥饿营销”。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2011年小米公司的小米手机在经过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之后,8月29日工程机感恩回馈活动,9月5日小米量产机预订,于当年10月份正式在中国上市,同时小米手机采取仅在线上销售的模式,采用网略渠道。凡客诚品将支持小米手机的仓储与配送。消费者都只能在小米官方商店上买到小米,并且需要预定,并且讲高性能低价格深入人心,小米采用“饥饿营销”才是“货源吃紧”的最重要原因。
一般企业采用饥饿营销的步骤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强力的宣传造势,第二步是人为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第三步就是加价销售。并且充分的利用了中国人的菜市场买菜心里、人堆积的越多证明东西越好、别的再好也不看的心理,把饥饿营销发挥的淋漓尽致 。
饥饿营销的失败案例很多、但惟独小米做的很成功,“饥饿营销”成功与否,与其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有关,只有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否则,厂家就只能是一厢情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