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哈达

家乡区县: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以绫、绸、丝原料制成。颜色很多,一般有白色、蓝色和黄色。蒙古哈达以蓝色为多,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颜色,这是与西藏哈达礼仪的不同之处,西藏哈达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多为白色。哈达长短不一,通常为 1.5米,最长的有 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 6厘米。哈达上织以八瑞相(八宝)及莲花、如意、祥云或佛像、寿字等吉祥图案。

“哈达”一词,发音上贴近藏语“卡达尔”,蒙古语称“哈达噶”。关于哈达的来源,现有多种考证。但此习俗为藏传礼仪为人们所公认。十六世纪中叶,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鄂尔多斯接受了藏传佛教僧侣手中的哈达,作为日常礼仪不可缺少的物品,并世代相传。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的一种祭神的用品。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所接受,并在民间广泛流行。长久以来,哈达成了人们寄托感情和借以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最好的礼物。

哈达的颜色,除了常见的白色、蓝色和黄色外,还有红色和绿色的。这五种颜色的哈达被誉为“五彩哈达”。在蒙古族人民的心目中,每一种颜色的哈达都象征着一个深刻的含意。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黄色象征大地,绿色象征草原,红色象征火一样的热情。五彩哈达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应用,还有说五彩哈达是献于菩萨像前的,是菩萨的服装。人们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都寄托在美丽的哈达中了。

   按蒙古族的礼俗,凡初次相见,必先交换哈达。其长度、质料及敬献的方法,要看受者的身份和自己关系的远近。旧时给王公和佛像献哈达,要双腿跪下,两手高举,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略向前倾,两手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和足下,在敬献的时候,哈达必须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否则,为失礼;对平辈,双手平举将哈达送到对方的手中或腕上;对小辈及下属,则将哈达搭在他们的脖子上,表示祝福。在草原上,我们常看到献哈达时,主人双手捧着哈达,口中吟诵吉祥的祝词或唱着祝福的歌献上哈达,气氛十分祥和。

在迎接贵宾时把哈达直接套在宾客的脖子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与藏俗不同,蒙古族在敬献哈达时一定不挂在脖子上。这种做法是过去宗教界的习俗,不过那也只能给孩童系挂。所以,如果你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不要被这种错误的做法所误导,正确地接受蒙古族礼仪,你才会真正领会到它的文化底蕴

EarMetis(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