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老家潍坊高密市“东北乡”和记者胶东老家的很多乡镇,从地理面貌上如出一辙:都有一马平川的庄稼地,任何一座海拔超过一百米的山头都会令人觉得稀罕;有静谧的河水,肃静地、温婉地从村前庄后流过;有很多管姓、高姓、张王赵李姓皮肤黝黑、乡音朴实的老乡;也都有唱腔或悲凉或高亢的地方戏种,像流传于高密一带的茂腔和流传于即墨一带的柳腔……甚至,都曾种植有大片的血海一样的高粱,如今又因为经济效益差而纷纷弃种。
与众不同的是,高密出了个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红高粱、东北乡,一下子成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文学圣地。记者近日追寻他文学作品里的世界,来到他的家乡高密,为您解析莫言文学地理场景中的现实场景。
大江健三郎到高密,执意睡土炕
莫言旧居位于今高密市东北部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平安庄村,是一处方方正正的老院子。四间青砖石基、土坯墙灰瓦盖顶的旧房子,院外有一简简单单的小门楼。这里就是莫言童年、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家。直到他踏入军旅之前,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其中西屋被透光木条窗格裁成黑白图案的土炕上,当年曾陆续降生包括最小的莫言在内的兄妹4人。最多的时候,这4间房子住了13人。
自从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日,这4间破旧的小屋就成为很多人向往之地。15日,记者采访中,遇到十几名找寻来的游客。其中有东营一文化机构的一些老师,还有几名现居大连祖籍高密的游客,“听说山东出了大事,都来看看。”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士说。
莫言旧居后面的数百米处就是高密的母亲河——胶河,在平安庄村的村后甩出一个弯。与莫言一起长大的同乡好友王玉清介绍,当地有“长河一拐弯,必定出大官”“河流拐弯处,必有贵人住”的说法。早在莫言成名之前,民间的这一说法似乎被事实所应验。一是莫言旧居西侧相距3米的老宅,曾经出了一个国民党时期的海军中将;另一位大人物曾任武汉市副市长等职,旧居位于莫言旧居东18米处。莫言是胶河拐弯处出现的第三位“大官”。王玉清说,一些相信有风水之说的当地村民,近两年纷纷跑到平安庄村北的胶河南岸盖房子,使得如今该区域几乎没有空地了。
2002年,已经蜚声国际文坛的莫言,其旧居就引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前往他的家乡探访。当时,高密方面在县城给他安排了不错的酒店,但是大江健三郎坚决要求到莫言的老屋,在土炕上睡了一晚。
很多找到高密莫言旧居的人,心里都想揭开一个疑问:现实中的东北乡,到底给与文学地理上的“东北乡”什么,让莫言可以写出一部部的好作品?这个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的生活贫苦的农村孩子,如何一步步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