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过年的习俗

家乡区县: 潍坊市高密市

从有据可考的明代成化年间开始,几百年来高密过年依附轴子传承的规矩几无改变,代代相传的宗族谱系将传统家族牢固地聚集在一起。除夕中午在灶间正北边挂上家堂轴子后,这就是接年,意即接老祖宗回家过年。被称作“红搁板”的条几上尽其所能摆上各色供品,奉上十二双红筷子,摆上空碗碟,然后掌蜡上香。还有具有高密特色的一斤多重的大饽饽(馒头)、榆钱,羔、鱼、大肥肉、鸡蛋饼压着白菜头,中间插上红根绿叶的菠菜等 。各家到祖宗坟墓上放完鞭炮后,赶紧回家在门口搁上拦马棍,“想象中自家的祖宗过得好,都是骑高头大马回家的”。院子里撒些豆秸,寓意“宜豆千秋”。“接下来几天祖宗就和我们在一起了,小孩不能乱说话,不吉利的谐音要回避,比如高密方言里和‘穷’同音的‘顶’就不能用了,要说‘举一个起’。”家里做好的第一锅饺子、馒头也要先盛一碗祭祖。现在村里的老人家虽然偶尔感慨上世纪还没通电的时代,“一到过年点烛点灯笼,气氛可不一样呐”,在这儿过年年味还没变。想体验乡村气息浓浓的年就来高密吧!

FOOL(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