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天津网
特色:移动购物成新宠 阿里移动端的成交额占比超四成
吐槽:网购体验痛并快乐 天猫宝支付门槛多,红包折扣看着诱人享受很难
提醒:网购订单退款成骗子新花样 警方提醒交易遇突发状况要与卖家核实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岳付玉 陈璠 杭州专电 “双十一”这个足以用“疯狂”来形容的日子,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3分钟成交达10亿元、38分钟突破100亿元……11月11日凌晨,阿里巴巴以这样一组让人咂舌的数据拉开今年“双十一”的序幕,全天成交额达到571亿余元。截至昨日16点的数据显示,天津买家在天猫淘宝平台网购消费总额达5.82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天的5亿元。昨天,天津地区全天累计物流订单量:收180.6万件,发70.2万件。
在今年“双十一”的成交中,截至昨日14点统计,天猫时尚生活类交易额突破40亿元,其中首次参与“双十一”全球直采的生鲜产品已热销过亿元,是去年成交额的3倍多。伴随着网购主力人群迎来生育高峰,母婴类商品开卖5分钟就已破亿元,10小时已有40万妈妈抢购了200万罐奶粉。据了解,今年天猫“双十一”进口生鲜食品首次采用全球直采模式,通过大包装量贩定制,让线上消费者能够享受批发底价。母婴用品首次推出奶粉破罐包赔,即当天购买的所有奶粉破罐按购买价格100%赔付。
还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统计数据,林芝县作为西藏地区2013年网购排名第一的县城,当地人们网购消费非常活跃。在今年“双十一”前3个小时,卖到林芝县订单最多的省份是天津市。天津的针织衫、冲锋衣等服装广受林芝县消费者欢迎,这些商品未来几天将会经过3500公里的长途跋涉送达消费者手中。
“双十一”网购之支付
移动端支付成网购新宠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岳付玉 陈璠 杭州专电 今年“双十一”,移动端表现抢眼。昨天下午,京东公布了截至16点的订单数据,京东商城的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2.3倍。京东移动端的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达40%。
今年,各家电商都把移动端作为主攻方向,阿里巴巴不仅让手机天猫、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淘点点全面发力,还动员了UC浏览器、优酷、微博、高德地图等移动平台力量加入。数据显示,“双十一”零点刚过,阿里移动端的成交额就超越PC端,占总交易额近70%。天猫移动端75秒成交破亿元,而去年是4分10秒。到昨天21点12分,阿里巴巴总部发布厅大屏幕显示,天猫淘宝平台总成交额达500亿元,无线成交占比超过40%。消费者的实际体验也发现,移动端的支付速度比PC端更为快捷。
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2014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购物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2103.2亿元,同比增长238.7%,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且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单季200%以上的增长速度,交易规模在两年间增长超10倍。
专家认为,移动端占比大是很合理的,因为很多商品已经拉入购物车了,只剩下付款流程,手机更方便付款。此次“双十一”后,移动电商的趋势已经确定,移动电商的投资或更疯狂。
“双十一”网购之烦恼
支付门槛多 天猫宝余额难花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房志勇 “天猫宝好存,想花不容易”,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仅淘宝网在零点后38分钟就已创造100亿元销量,提前推出的“天猫宝”锁定消费者功不可没。然而火爆背后,也暴露出不少新问题,引来网友吐槽不少。
家住梅江的市民林小姐打来电话反映,她早早就存好了3000元的天猫宝,就是看中天猫宝抢购“优先权”和抽红包的优势,没想到不但红包没抢到,在“双十一”当天买东西时还带来不少烦恼。“我在一家运动品牌的天猫旗舰店购买了一双运动鞋,在支付时却发现不能用天猫宝支付。”查询天猫宝规则后她才知道,除机票、酒店、旅游以外的虚拟类商品、保险和理财、天猫分期订单、先试后买订单、预授权订单、使用了快捷运送费险的订单、信用卡分期付款订单或找人代付的订单都不能支付。组合支付任意一笔中含这类订单也不能使用。
不光门槛重重,市民李女士在支付了几笔货款后,天猫宝内还剩余270余元,在支付一笔天猫交易时她发现,只有在余额范围内的交易才能使用,哪怕超出0.1元也不能用支付宝支付。为了花掉这些余额可愁坏了李女士,不得不凑单买了几样不需要的东西,就这样还是有十几块钱花不出去,“要转出还要交1%的手续费,红包是虚的,这手续费可是实实在在的!这天猫宝存时看着好处多多,到花时可真是难啊。”记者阅读规则发现,不仅如此,天猫宝转出仅能转到余额宝,消费者还需后续将资金从余额宝转至银行卡或账户余额。
看来,在红包折扣等诱惑下,消费者仍需保持冷静的心态和理智的头脑。
“双十一”网购之风险
网购订单退款成骗子新花样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赵煜 家住万新村的赵女士“双十一”在网上抢购了一件衣服,可是没过多久,便接到该店“客服”的退款电话和网银退款短信,称付款系统出现问题,要把货款退还给赵女士,并给她发来网址。心生怀疑的赵女士用阿里旺旺联系卖家后,才知道自己险些上当。
“亲,您好,我是网店的客服,由于您的付款系统出现问题,货款不能正常支付,只能先将货款退给您。”“双十一”抢购当天,赵女士好不容易在网上抢到了一件已经盯了很长时间的衣服。可是没过多久,便接到该店“客服”的网银退款短信。紧接着“客服”将一个链接发到了赵女士的QQ上,赵女士觉得很纳闷,为什么客服突然要用QQ交流呢?随后,赵女士将‘网店客服’发来的链接打开后出现一个支付页面,要求她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这一操作页面让赵女士起了疑心,怀疑是诈骗信息。于是赵女士用阿里旺旺联系卖家。该网店卖家告诉赵女士:“您收到的这个信息肯定不是我们发给您的。”
警方提醒,由于各种网商的平台支付方式不同,消费者要做到在熟悉各种支付功能的基础上再进行支付。如购物时突然发生不能交易的问题,最好先中断支付,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并且一定要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联系平台跟卖家进行沟通,以及保存好聊天记录。市民不要轻易打开陌生网址,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要轻信退款到银行卡、二次付款之类的电话,不要轻易泄露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