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环境优美,风光秀丽。有被誉为“辽南小桂林”的冰峪风景区,有始建于晋唐时期的城山古城,还有仙人洞、黑岛等多处佳景名胜。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庄河丰富的旅游资源。南部沿海有黑岛旅游区、蛤蜊岛游览区、海洋乐园海滨度假村;中部有城山古城游览区,龙山湖旅游度假区;北部以冰峪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有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天门山风景区、步云山温泉游览区、桂云峰生态山庄,构成了庄河纵横相连、点面结合、相互补充、互为呼应、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旅游资源网络,是庄河旅游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庄河民风淳风正、人杰地灵、民间书画和剪纸艺术在海内外屡获大奖,各种体育人才辈出,历来就有“书画之乡”、“田径之乡”之美誉。小学脑心速算、写字教学闻名海外。改革开放以来,庄河内引外联,广开门路,将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庄河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正矢志把一个更加美丽、繁荣、文明的新庄河展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本段]
【地理概况】
庄河市位于辽东半岛东侧南部,大连市东北部,为大连市所辖北三市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9′~123°31′,北纬39°25′~40°12′,东近丹东与东港市接壤,西以碧流河与普兰店市为邻,北依群山与营口市的盖州、鞍山市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相连,南濒黄海与长海县隔海相望。
全境总面积为696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073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线长285公里。
庄河市为低山丘陵区,属千山山脉南延部分,地势由南向北逐次升高。北部群山逶迤,峰峦重叠,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其中步云山最高海拔1130.7米,为辽南群山之首。
中部丘陵起伏,海拔在300米左右,溪流、峡谷、盆地、小平原间杂其间。南部沿海地势平坦宽阔,海拔在50米以下。
三部分区域地势分明,特点突出。山岭,奇峰突起,岩石裸露;丘陵,坡度平缓,土层软厚;平原,零星分布,地表平坦。庄河地区为低山丘陵区,是辽东丘陵山地的一部分。长白山余脉----千山脉及其余脉纵贯全区,形成北高南低的地貌轮廓。区内山脉大体呈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山地集中分布于北部和中部,北部的步云山,海拔高度为1130米,是辽东半岛最最高峰,与老黑山等山体连成一片,构成庄河地区北部中山地绿色屏障。山地周围高低丘陵广布。 区内平原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零散,河流中上游有狭窄的河谷平原,较大的河流下游河谷及河口地带,有较大面积的河谷平原及三角洲平原,山前有规模不大的洪积平原,海湾顶部有面积不大的海积平原,一些丘陵坡麓有侵蚀平原。 区内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区,流经丘陵及沿海平原区。除少数河流外,流向基本由北向南流入黄海。各河河床上游窄、下游宽,形成漫滩,阶地堆积。 庄河地区的地貌单元采取成因类型与成因类型与成因形态类型二级分法。 地形高度按绝对高度划分。即中低山绝对高度500~1000米,低山200~500米。丘陵 50~200米。 庄河境内山脉系千山山脉南延而入县部分,自北而南分高岭和步云山山脉两大干脉贯穿全区,全区山脉均属两大干脉之分支
庄河境内有英那河、庄河、湖里河、小寺河、小沙河、寡妇河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22条,流域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河流53条,这些河流总长度882公里(河流数据见大连市河道管理处编《大连市河流特征值手册》)。碧流河为庄河市与普兰店市的界河环绕于西,庄河、英那河襟带于中,湖里河、地窨河纵贯其东。全部河流均发源于北部山区,流经中部丘陵区及南部沿海平原区,大多数河流流向基本由北向南流入黄海。
庄河濒临黄海北岸,海岸线绵延曲折,自然港口颇多相连,按其性质不同,可划分为海口和河口两种。境内海口有35处之多,河口亦有10余处。正在兴建的庄河港起步工程规模为万吨级和5000吨级泊位各1个及配套设施,年货物吞吐量为100万吨,国际开放口岸标准。
庄河海域属内陆浅海,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海水表层水温平均为26.3℃,最高达30.4℃;冬季表层水温低于0℃,最低仅-2.7℃,呈近岸水温低于外海的特征,同时近岸有大量海冰出现。
海底地貌类型主要为水下浅海和浅海堆积平原。0~10米等深线的范围内宽10公里,地势平坦形态单调,平均坡度为2'52″;浅海堆积平原,水深10米以深的海域为水下堆积平原,海底表面平坦,坡度小于2'。 [编辑本段]
【气候资源】
庄河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历年(1970~2000年30年间,下同)平均气温为9.1℃,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29.3℃。受山地和海洋影响,南北气温相差1~2℃。由于处于东亚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明显变化,冬季受亚洲大陆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由于印度洋热低压和北太平洋热高压强大,盛行偏南风。历年平均日照为2415.6小时,日照充足,日照率56%左右;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57.4毫米。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56%,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增。历年无霜期平均为165天。
2004年,庄河市地区平均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为10.0℃,较历年平均值高0.9℃,比上年高0.5℃。其中,8月11日最高气温为32.5℃,为本年度气温最高极值;1月21日最低气温为-20.1℃,为本年度气温最低极值。年日照时数为2538.4小时,较历年日照平均时数多122.8小时,比上年多195.5小时,无霜期为177天,比上年少21天。年内,庄河市区最大冻土深度为39厘米。
2004年,庄河地区总降水量为733.7毫米,比上年多降水132.6毫米,是近6年来降水量最多的一年。年内,暴雨或暴雨以上(日雨量≥50毫米)天气过程有3次,分别出现在7月18日,降水量为53.3毫米;8月3日,降水量为89.1毫米;8月28日,降水量为109.2毫米。
庄河地区北山面海,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气候属于暖温带湿润大阱性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海洋必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丰富,季风盛行。月气温平均日较差在10摄氏度以下,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春季(4~5月)降水少,气温回升快,4月末终霜。4月初大地化通。西南风增多,降水量渐增。全季降水量较少,罕见的暴雨。南北风交替频繁,有大风。4月末到5月初闻雷。春旱时4月上旬可见冰雹。
夏季(6~8月)高温、潮湿,多连雨阴雨和暴雨天气。7月下旬到8月中旬最热。每月降水日数都在10天以上,暴雨多出现在7、8月,平均每月可有1_8次。季降水量大,占全年降水量60_70%。空气湿度大。
秋季(9~10月)天高云淡,气候凉爽。进入9月后,气温迅速下降。10月上、中旬出现初霜。10月可有寒澎袭来,北风渐增。晴天,每月可达7~12天,低云明显减少。降水量骤减,有时有暴雨出现,9~10月为全年冰雹最多月份。
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干冷、晴朗。初冬(11月)西北、西南大风交替频繁,几乎每月皆有风天,有时连乔10天左右,降水稀少,10月中、下旬可见结冰。冷空气频繁袭来,气温急剧下降,寒潮月平均1~3次。1月最冷。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人口】2004年,庄河市总人口为91.31万人,比上年减少0.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7.97万人,占总人口的19.7%,农业人口为73.34万人,占总人口的80.3%。全市城市人口为17.8万人,农村人口为73.51万人。年末全市总户数28.13万户。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66‰,死亡率为5.31‰,自然增长率为1.35‰,计划生育率为99.79%。
从业人员:全市城镇集体以上单位(含外商投资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3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34万人,私营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71万人,个体年末从业人员4.5万人,全市乡村年末劳动力31.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9.2万人。 【民族】2004年,庄河市有满、蒙、回、朝鲜、锡伯、壮、苗、瑶、黎、达尔、维吾尔、傣、京、高山、鄂伦春、鄂温克等1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7.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8.2%。庄河市少数民族以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居多,这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90%以上。满族人口近7万人,主要分布在太平岭、塔岭、桂云花、吴炉、青堆、仙人洞等乡镇;蒙古族人口2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大营、塔岭两镇;回族人口近1000人,主要分布在庄河市区和青堆、明阳两镇;朝鲜族人口3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桂云花乡。
庄河辖区内太平岭、桂云花乡为少数民族乡,塔岭镇、吴炉镇享受少数民族乡待遇。民族乡镇的土地面积7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人口1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46.7%。庄河这4个民族乡镇共有中学6所,小学48所,医院4所,敬老院4所,有乡镇工商企业2500余家。
2004年,4个民族乡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财政收入3923万元,人均收入2500~3800元。有3所敬老院达到大连市二级院标准,4所医院条件均得到改善,54所学校中有32所校舍予以翻建,60%以上的农户有了庭院经济项目,最多的塔岭镇家庭致富项目达到80%。年内,庄河市民族乡镇侧重培育发展各类经济协会以带动农民形成规模生产。太平岭乡成立歇马杏协会、石材协会、养猪协会;桂云花乡成立柞蚕协会、食用菌协会、养羊协会;塔岭镇成立食用菌协会、养牛协会、养羊协会;吴炉镇成立养鸡协会、特种粮协会等。这些协会在民族乡镇中共带动农户700余户、2.3万余人创办致富项目,年内实现收入4000余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