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旧址上建立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光复路北侧。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伪满皇宫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主体部分即核心保护区为4.6万平方米,其余为附属部分。博物院集伪满宫廷(核心保护区)、红色旅游、文化休闲区、旅游商服于一体的特色人文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缉熙楼
缉熙楼亦称寝宫。建于20世纪初,伪满皇宫主体建筑之一。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溥仪就任伪满“执政”后,将这里改作寝宫。并取《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之意命名,寓意要时刻不忘恢复大清祖业。伪满期间溥仪及其“后妃”婉容、谭玉龄均住于此。
中和门
是来往于勤民楼和寝宫缉熙楼之间的必经之门,也是伪满皇宫内廷与外廷的分界线。中和门两侧的几个房间由溥仪的乳母和部分随侍居住。东侧除由御医和部分随侍居住外,有一间是宫内府司房的办公室,职责是遵照溥仪的旨意,处理宫内廷生活用品的采购、验收、入库、报销等帝室经费的支出与帐目管理,掌管收发信件、报刊、杂志及宫内廷所藏书画等杂务,记载溥仪的祭祀活动、每天的气候,负责宫内的一切消毒事项。凡到内廷觐见溥仪的人,都要在这里候传。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和帝室御用挂当然例外。
怀远楼
怀远楼1934年秋建成,溥仪根据《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之意命名,幻想巩固其封建帝王专制。楼内除了溥仪供奉列祖列宗牌位和画像的奉先殿外,尚书府、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部分办事机构亦设于此。
同德殿
日本人为溥仪及其后妃设计建造的集办公、处理政务、居住、娱乐于一体的宫殿,是伪满皇宫中最大的建筑。溥仪为了表示与日本殖民统治者同心同德,在殿顶的瓦当和滴水上都烧有“德心”字样。同德殿由此而得名。1938年竣工后,溥仪因怀疑日本人在殿内安装了窃听设施,所以从未正式启用。1943年李玉琴被选入宫册封为福贵人后,居住于二楼东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