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冷水江

家乡区县: 湖南省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为湖南省县级市,由娄底市代管。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东接涟源市,西连新化县,南为新邵县。冷水江市交通较为便利,湘黔铁路、娄怀高速公路从东至西横贯全境,资水可常年通航。风景名胜有波月洞、大乘山等。

冷水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境内的锡矿山因富含锑矿,而有“世界锑都”之称。冷水江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的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实施转型发展扶持政策的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一、历史改革

1950年6月,成立锡矿山矿区人民政府,辖沫矿、七童2乡和矿山、飞水、冷水3镇。次年4月,将矿区9乡3镇合并为7乡3镇,撤销七童、下连2乡,1952年8月,撤销矿山矿区,所辖乡、镇划归新化县领导。
  1960年2月,首建冷水江市,辖禾青、毛易、矿山、中连、渣渡5个人民公社和锡矿山、金竹山、冷水江3镇。同的5月,将3镇改为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改名冷江市。

1962年3月,将5个农村人民公社和3个城市人民公社,调整为禾青、三尖、潘桥、毛易、梓龙、铎山、岩口、矿山、晏家、中连、化溪、渣渡13个农村人民公社和金竹山、锡矿山、五一3个城市人民公社。1963年10月,撤销市建制,设冷江特区,归新化县管辖。

1969年10月,第二次建冷水江市,辖禾青、潘桥、毛易、梓龙、金竹山、渣渡、中连7个公社和冷水江、锡矿山2镇。1975年6月,矿山、岩口、铎山、三尖公社从新化县划入市域,全市共有11个公社2个镇。
  1977年12月,从中连公社划出同兴、白杨、白石、永兴4个大队,建立市农业科技示范场。

1981年9月,改冷水江、锡矿山2镇为街道办事处,同时增设沙塘湾、球溪2个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撤销示范场,建立同兴公社,年底,全市共有4个街道办事处,12个人民公社。

1983年6月,毛易、同兴改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1984年初,金竹山、禾青、中连、渣渡等10个公社均改建为乡人民政府。

1987年底,共有冷水江、锡矿山、球溪、沙塘湾4个街道办事处和金竹山、毛易、渣渡、梓龙、禾青、潘桥、中连、三尖、矿山、岩口、铎山、同兴12个乡。

1989年,撤销禾青乡改设禾青镇,撤销岩口乡改设岩口镇,撤销渣渡乡改设渣渡镇。

1996年9月,撤销铎山乡改设铎山镇。

1999年12月,撤销毛易乡改设毛易镇。

2002年2月,撤销三尖乡改设三尖镇。

2009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冷水江市对沙塘湾街道办事处、毛易镇、金竹山乡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2010年5月,撤销金竹山乡改设金竹山镇。

二、地形地貌

冷水江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呈不对称马鞍形。北部有龙虎山脉、玄山山脉、龙盘山脉、谢铎山山脉,南部有大乘山脉、天龙山脉。市内海拔400米以上山峰有123座,其中800米以上山峰20座。北部山地面积155.8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35.8%,最高点在癞子岭,海拔994米。南部山地面积46.7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的10.66%,最高点在祖师岭,海拔1072米。中部是资江谷地,以平原、岗地、丘陵地貌为主,平原面积35.94平方公里、岗地面积73.7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92.41平方公里。市内最低点在铎山镇花桥村,海拔162米。境内地势相对高差910米,平均比降4.79%,宏观地貌呈一不对称马鞍形。[3]

三、气候

冷水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物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7℃,年降雨量1354毫米左右。境内年均日照1401.8小时,平均每天日照3.84小时。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6.7℃。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54.6毫米,从空间看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三尖镇为1434毫米,矿山乡的马颈坳为1109.3毫米,两地相差324.7毫米。市境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69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15日前后,终霜期在3月4日前后。[3]

四、自然资源编辑

水资源

市境分属资江和湘江两大水系。资江水系分布在市境的西、南部,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37%;东、北隅为湘江水系,流域面积16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47%。市内有5公里以上溪河16条,总长度181.9公里。市内多年平均降雨量总量为6.16亿立方米,资江过境水量126.28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24.66亿立方米。市内岩溶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动储总量为0.3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9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资江干流浪石滩水电站3.6万千瓦。冷水江市水域占地26580亩,占冷水江市总面积的4.04%,其中山塘、水库、溪河水面25267亩,占水域面积的95.06%。[4]

矿产资源

冷水江有矿产地185处,其中煤炭108处,矿种30个。与花岗岩有关的矿藏,包括各类热液矿藏和接触变质矿藏,分布于市境西部,自锡矿山--禾青--石船一带,沿北东走向的断裂带呈长条状展布。沉积矿产分布较广,其中煤炭分布于市区西部、东部、北部的几个向斜构造中。硅石主要分布于禾青——石船一带的大乘山西麓山区。灰岩、白云岩广泛出露于市境各地。市内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储量大、质量好,可供工业利用,锡矿山锑矿储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有“世界锑都”之美誉。市境含煤面积达15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煤炭地质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1/6,有“江南煤海”之称。[4]

生物资源

冷水江有植物资源150科、871种,其中乔木63科、243种,灌木46科、202种,草本41科、426种,常绿树种23科、79种,落叶树45科、138种。主要乡土用材林187种,引进用材林43种,经济林2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引进树种有水杉,二级保护乡土树种有银杏、篦子三尖杉、金钱松。药用植物332种,庭院树和花卉128种。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各类飞禽走兽出入频繁。到80年代末,猛禽猛兽趋于绝迹,常见兽禽数量锐减,仅少数与现代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种类幸存。境内仅存的哺乳动物有8目33种,鸟类有14目52种,爬行动物有3目17种,两栖动物仅存1目4科9种,鱼纲动物有4目89种。昆虫是境内最多的动物,有17目317种。

 

venus123(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