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好几个月之前在书店买的这本书,比较中意上面的那段话,真的是这样,当我们的父母一天天的老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陪在她们身边,让他们不感觉孤独,这就算是尽孝了。父母也从不会向我们奢求什么,只不过如此罢了。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难得的好书。在你看完前几篇,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忍心读下去,读完了,就没得读了。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龙应台在书中写道的是她自己的情感,她在书中写从前她和儿子逛街的时候,儿子不愿意和他牵手,渐渐地儿子大了,有了一种疏离感;而到了最后,写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写她与母亲逛街,母亲的那个爱美样子;写她与父亲同样在过街时,要牵她的手,而她已经人在中年,写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时,由于佣人的疏忽,眼屎黏住了眼。等等。
这些话写的既让人感到是写自己的母亲,又像是在写自己老时的样子,让人深省,让人细细的去品味。
正像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李叔同在临终前“悲欣交集”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就是《目送》,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母亲,送的也是自己对父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人生之后的想象!
ps:书中所写的需要我们每一个读者静静地去体会,慢慢地,你也会发现:其实有些道理我们不说出来,我们心中已经心知肚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