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曾经根本不知道安意如,也不太清楚安意如。 内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安意如的评论,上面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批判她的就都说她的书,她的文章都是复制粘贴而已,不过本人不这么认为,我读了她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初只道是寻常》这两本书,上面都一一写了每一篇诗词以及感受,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感觉还不错,因为感觉她文笔很好,把古往今来的是是非非都像是用针线穿在一起一样,感想也颇深的。
今天又在豆瓣上看到这样的话:“这种书,只能用来垫脚!”,说安意如是才气有余,底气不足, 这本书的语言,错误之甚,堪谓惊人。如果不是亲自从新华书店购得,我没有办法相信这是一本正版读物。 实在是太多了。
哎,我认为这种事情也不应该太过于偏激,说她是复制粘贴仅此而已,那么要是真的是这样,这本书怎么会出版呢?记得自己曾经和人说过:"一本书的存在就一定有一定的价值所在,不是书中没有道理,不是没有价值,而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所以要是想发现,就静下心来,好好地反复玩味每一个句子,甚至于每一个字眼。"
这些书既然出版了,就有价值,就算你没有发现,她把别人说过的话放在一起,给读者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也是好的吧,当然这本书的意义要比这个深一些,自己也不是很看得懂那些感悟,因为涉世不深,毕竟有些事情不懂,说是漫漫古典情,倒不如说是对现在社会的一种侧面的批判比较好,一些人出卖自己的灵魂,出卖自己的情感去做违心的事情,难道在做的时候就没有感受到一丝羞耻?
总而言之,我既不想为她辩解什么,也不想称赞她过多,不过这书本人倒是比较喜欢,已经读了好久了,还在读书笔记上第一个写的这个,有时候不必去刻意去追求一些很深的文化背景或是追究字句间的意思,也许我算是一种俗人吧?看不到那么专业那么刺眼的文字!
尽信书不如无书,当然不是叫我们去反驳书,而是去玩味作者的情感,有了自己的体悟,这样才算得上是读完一本书,真的明白书中的道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