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生到死,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事,能让自己感觉最庆幸的莫过于儿女贤德。
人活一生,风风雨雨几十年,无论是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无知,青年的狂傲,中年的拼搏,老年的厚重,最终归结的希望都落在子女身上。虽然每个人的境界有高低,思路不一样,想法存差异,知识结构不相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教育儿女方法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兴旺发达,出人头地,知情达理,孝顺贤德,后继有人。
可这世上好多事往往事违人愿。有些人风光无限,高官厚禄;有些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些人腰缠万贯,富有四海。这些人常常是管天管地又管人,谈古论今评世事,买田买地买金银,可对自己的子女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要不放纵,要不溺爱,要不无奈,结果是子女无能无德,不忠不孝,横行不法,胡作非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更有甚者打爹骂娘。这样的人哪怕你最有权有钱,也往往是后继失望加无望,忙忙碌碌一场空。要说人生最失败,也莫过如此了。
养不教,父之过。而今这个独生子女时代,有多少人自己是聪明过人,可就是不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有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思潮还在不断升温,那就是重教不重育。我曾经写过一篇日记叫《何谓教育》,教者,上行下效谓之教,育者,使人为善为之育。可现在有多少家长不知道教育是什么,认为教育就是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而真正忽略孩子最重要的是德。人无德而不立,有才无德不如无才有德。德是操守,是人生安身立命之本,是万万不能缺失的。
德从何来,并非天生。德是靠人培养的,是靠父母从小树立的。溺爱是德的天敌,放纵是德的鸦片。人性最伟大的是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和全心全意的。可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也是爱,因为爱而让儿女一直浸泡在蜜罐里,经不起风雨吃不得苦,骂不是,打不能。就这样让人性本能的野心自由成长和发挥,久而久之逆反成性,终不成器。
梅花香是苦寒来,钢刀锋从磨砺出。在浙江农村有这样一句老话,叫不重压的腌菜容易烂 ,这话糙理不糙。你今天要是过分心疼孩子,那么将来必定是孩子让你十分痛心。有多少年轻父母不听人劝,一味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确的,等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离自己的要求越来越远,可为时已晚。教育孩子其实只用一个字就行,那就是严,严于表而爱藏匿于心,衡度而施之,就此足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