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的教育

家乡区县: 湖北省枣阳市

截止2012年全市有中小学校146所,其中公办中小学139所(高中6所,初中33所,小学100所),在校学生95433名,在职教职工8135人。

1996年枣阳市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先后荣获全国、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市称号。与此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市直机关幼儿园为主导的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在全市基本普及了学前3年教育。以市特校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健康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3%。作为“全国教育创新实验基地市”和“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市”、“全省教科研先进单位”,小学、初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新课改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奇葩绽放,快乐的活动、快乐的校园、快乐的课堂,为学生的快乐发展提供了平台。以一批襄樊市级示范高中为龙头,以造就时代俊彦为目标,高中教育跨越式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质量逐年攀升,每年高考上省线人数达5500人以上。以一批省级和襄樊市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市职教中心为骨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良性发展,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不断强化。良好的环境,开放的政策,吸引了一批有志之士来枣投资办学,迄今,民办学校已发展到8所。

全市现有特级教师16人,湖北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7人,市一中、市实验中学、吴店一中、市一实小等学校跻身全省办学水平综合实力50强,市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承担省级各项科研课题35项,有2人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21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高要求推进教育均衡。该市把教育公平作为目标,以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统筹兼顾为着力点、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契入点、以构建救助体系为突破点,着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该市统筹各类教育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改造薄弱学校这个“刀刃”上。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制度,成立“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派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高远程教育装备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两年,枣阳投入上千万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该市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举措,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memories(2014-04-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