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王,即古公亶父,古代周族领袖。他是公刘的第九代孙,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约生活于商朝的武丁、武乙时期,是先周历史上第三位伟人。
古公亶父和他的祖辈后稷、公刘一样,宽仁厚德,爱护百姓,深受族人的拥护和爱戴。《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他在豳地“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古公亶父所处的时代,是商朝后期,殷商与各部族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豳地常遭受戎狄侵扰。初时,戎狄为了掠夺财物,攻打豳地。古公亶父向来施行仁义,便把财物送给他们。但戎狄贪得无厌,不久又来攻打,想掠夺土地和民众。大家满腔愤怒,坚决要求同戎狄作战。古公亶父却说:“民众设立君主,是靠他为大家谋福祉的。戎狄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土地和民众,这些属于我跟属于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大家因我的缘故而去打仗,必然会失去亲人,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便带着族人离开了豳地,“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定居下来。岐,即现在的宝鸡岐山。豳地的民众皆扶老携幼,随之而来。相邻部族的百姓听说古公亶父仁慈,亦多归之。
古公亶父离豳迁岐后,改变当地习俗,建筑城郭居室,设立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文王时期的“西岐”繁荣。
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其仁慈义行和开拓精神受到周人的崇敬。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追尊古公亶父为“太王”。《诗经?大雅?緜(mián同“绵”)》就是歌颂其功德的诗篇。
虽然周族人由太王迁岐而逐渐走向强盛,而豳地永远是他们的故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