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概况(四)

家乡区县: 江苏省清河区

【日出斗金洪泽湖】
  位于淮安市境西部的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和我国最大的平原型水库,它西纳淮河,南注长江,东通黄海,北连黄河,湖面积1597平方公里(汛期控制水位12.5米),一半以上属淮安市所有。洪泽湖水面开阔,动植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宝湖”和“活鱼库”之称。
  洪泽湖鱼类共有9目16科50属67种(和亚种),其中以鲤科为主,另有鳅科、塘醴科、鱴科等多种名贵鱼类。鲤科共有41种,鳅科鱼类5种,其余各科皆不超过4种。
  洪泽湖鱼类在世界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其中鲢鱼、鳙鱼、长春鳊、翘嘴红鲌、三角鲂、蒙古红鲌、戴氏红鲌、银飘鱼、青鱼、草鱼、鳡鱼、银鲴等是我国特产的江河平原鱼类。
  洪泽湖渔业生产主要捕捞的渔类,依其个体大小和产量的高低大致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个体大、数量多,如鲤、鲫、鳊、鲂、草、鲢、鳙、青、赤眼鳟等,其中鲤鱼和鲫鱼占捕捞产量的15%—20%;第二类是个体小、数量多、商品价值高的鱼,如刀跻、银鱼和黄颡等。刀跻产量占捕捞产量的7%—27%。银鱼年产量虽仅有40吨—330吨,占捕捞产量的0.3%—3.0%,但其商品价值高;第三类是经济价值高,目前产量已不多的鱼类,如鳗鲡;第四类是个体小、数量又多的鱼,如鳑鮍、泥鳅、虾虎鱼、麦穗鱼、船钉鱼、棒花鱼和刺鳅等,约占总捕捞量的15%—20%。
  洪泽湖还盛产大青虾、克氏原鳌虾、中华绒鳌蟹、龟、鳌等名优水产品,此外,芡实(鸡头)、菱角、莲藕等水生经济植物也随处可见,过去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之说。
  洪泽湖还是鸟类的天堂。洪泽湖鸟类共有194种,隶属14目40科76属,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63%。其中候鸟1田种(夏候鸟41种,冬候鸟59种),旅鸟51种,留鸟43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鸨、丹顶鹤、白鹤、黑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疣鼻天鹅、白鹭及猛禽等23种。省级保护的鸟类有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画眉等。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105种,列人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24种。洪泽湖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大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淮安市气候概况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喂喂喂维尼(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