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胜芳三宝之一文昌阁,坐落在镇的东南,地势突起,面向西北。如果把胜芳的地形比作一把折扇,文昌阁即是扇轴。展开的扇面部分就是居民住宅的分布。“阁”一类的建筑大都建在庭院或风景区域,而且必须是建在高处,以供凭高远望。相传胜芳文昌阁始建于明朝正德十四年,即公元1519年。历代曾有过多次修缮,但工程最为宏大的一次是在清乾隆初年,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亲自督导。方观承在任二十年皆掌治水,曾踏遍河北山川大地,因胜芳辛劳锐意殚力,此举已成民间佳话,至今胜芳父老对这位总督大人无不交口称颂。
文昌阁高三层,四方形,高悬匾额两块,竖匾“魁星楼”,横匾“文昌阁”。巍然屹立甚是壮观。主体建筑高达三丈三尺,暗喻三十三层天。另有基台,上有顶尖,寓意登高人可攀临天外之天。院落宽敞,四周砌有围墙相护。走出正门向前百步之遥,有一数十亩大的圆形池塘,深有丈许。当时建阁取其泥土高筑地基,系人工所为。日久由于地下水丰富逐渐形成了芦荷相映,鱼欢鸟鸣的自然景观。
阁的底层四周砖墙,空洞无物。只有楼梯分布于大厅两侧,供游人攀登。中层三面砖墙,西北面为前敞式木结构。神龛中供奉着安坐的“文昌”塑像,粉面长。又名“文曲星”,是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明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另有白马与马童的雕塑。四壁刻画着佛教的神仙,形态奇巧,各有千秋。第三层为全木架结构,由三十二根立柱支撑阁顶,中有魁星雕塑。此位据传说是文章兴衰,落笔点状元的天神。相貌狰狞,令人惶恐。单脚踏着鱼头,高擎右臂,手握毛笔,大有挥笔定乾坤之势,让人百倍敬畏。魁星楼内有一匾额,上书“天下闻名”四个大字。这天下闻名到底指向于谁?是指建造工程的巨大,还是魁星的神威与公正,或许是指金榜题名时的荣耀,难求其详。
九九重阳节是登高的日子,自古以来就有此习俗,而且是吃着粘糕去登高。祈盼年年登高年年高,岁岁获福岁岁福。当天步行去文昌阁登高的人络绎不绝,扶老携幼蜂拥而至。来者步急匆忙,好像怀有某种追求惟恐落后;去者行缓深有满足之感,心愿了却,显露出人生的恬淡与平和,有兴而来更是有幸而归。登阁的人虽多但不拥挤,顽童们登上跳下笑声朗朗,老者则相依于阶旁诉说着童年趣事。只有那身着长衫的学子们久久地停留在文昌或魁星像前虔诚祈祷,寄托前程。
登上最高层,豁然开朗一览无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大自然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纯净。蓝天之下的西北方向远山起伏,连绵跌宕一色黛青。上有云雾缭绕,时聚时散;云雾也变幻无常,随风荡去或迎面扑来。平视西南是富有生命的东淀水域。碧绿微波,细浪翻银,芦苇丛丛,荷花片片。睡眠渔翁泛舟鹤鹤绕船。展目遥望,清河长堤柳荫笼翠,曼条拂水,卓干参天。苍烟翠霭中见帆樯往来,鼓风而行。俯视古镇全貌,房屋具是青砖青瓦营建,常喻为一片“清水”。透明的清风气流悬空荡漾,笼罩着整个村镇。更为奇妙的是金色闪烁的穿心河,流水蜿蜒十多华里,犹如一条巨龙,龙首在西龙尾在东,活灵活现。凝视良久,摇头摆尾的巨龙欲腾空跃起……
胜芳景色景中有景,自然朴实,优美、宜人、和谐、可亲。不登文昌阁难得觅胜景
由于魁星楼正在粉刷,未能登陆,下次有机会再来补上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