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的剪纸

家乡区县: 陕西省靖边县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归榆林市所辖,面积5088平方公里,人口31万。

据《靖边县志》记载,靖边剪纸源远流长,历代相传。靖边剪纸以窗花为主。每当新春佳节婚姻喜庆,不论大家小户巨富寒门,都有贴窗花的习俗。既装点美化了自家房屋,陶冶了人的性情。又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它是过年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靖边县过去千百年来,地理气侯恶劣,交通闭塞,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卑微低下,甚至只能有姓而没有名。她们在三从四德面前在恶劣气侯环境中无能为力,只有将自己的理想、情思、审美情趣体现在剪纸里面。并且形成为一种民俗,依靠口传身授,代代相承至今。

     传统题材有家禽、家畜、野生动物、植物等。有农家朝夕相处的马、牛、羊、猪、鸡、兔、狗、骆驼等。用鸡同吉谐音,剪只大公鸡,以喻全年吉利如意。花鸟类剪纸有“石榴赛牡丹”,靖边有“石榴赛牡丹,两家都喜欢”的民谚,是说新郎新娘结成一对美满姻缘双方家里都满意。“石榴与佛手”则有“石榴赛佛手,儿孙满堂无忧愁”的说法。“蛇盘兔”则是“若要富蛇盘兔”。有寓意男女青年互相追求的“鸳鸯探莲”“鸳鸯戏水”。有寓意美满姻缘的“凤凰戏牡丹”。“鹿鹤同春”寓意福寿齐来。“下山虎”“雄狮”均为辟邪除恶。还有风趣幽默的“猴抽烟”“老鼠嫁女”等。

     以人物为主的有“刘海撒金钱”、“抓鸡娃娃”、“捻线线”等。新作剪纸有“信天游”、“娶媳妇”、“三十里铺”等。靖边剪纸细腻、洒脱、简练、质朴,可视为艺术瑰宝。靖边剪纸剪法有云纹、月牙纹、城墙边、圆孔儿、菱形纹等。最常用的是锯齿纹,群众称之为抖毛毛,几乎每幅剪纸都会运用到这一技法,锯齿最细者可与针尖相比。靖边剪纸的构图用平视的章法,没有准确的比例和严格的时空概念制约,善于运用大胆变形夸张的手法,作品线条细长、锐利、透亮。靖边剪纸小巧玲珑。在过去靖边人所住房屋窗格长宽大多是十到十五公分,所以窗花大小为七、八公分。剪纸工具有小剪,或者也可以用刀刻,大都使用小剪。一般小剪总长为12公分,剪刀6公分,小剪尖部特别尖利。材料有麻纸,各种彩色纸。所用纸须色彩艳丽且具有柔韧性。

      靖边剪纸的制作过程大致有四种。先画样,用铅笔画好图样,依样再剪。把底样衬于白纸下,而后用铅笔磨出花样再剪。把底样用水贴在白纸上,然后用油灯熏成黑白相间的花样再剪。不用样稿,随心剪出。制作时每四层纸为一沓,钉以麻纸搓成的细绳捻,以防纸样移动错位,然后依样下剪。剪的次序一般是由里向外,先剪复杂难剪部分,后剪简单易剪部分。

      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画家古元、诗人艾青等来靖边采风,收集了大量民间剪纸后,辑入《西北剪纸集》。一九八五年,靖边与定边两县在西安美术家画廊,联合举办了“三边剪纸作品展览”。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诗人艾青题词“洒脱中见细腻”,画家古元题词“优美质朴,简练传神”。时任全国剪纸协会副主席的靳之林赞誉靖边剪纸为“黄土魂”。一九八六年靖边剪纸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历时十五天。展出期间,中国作协、中国美协及首都各界人士光临展馆。参观展览的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谢怀德,民盟主席屈武,美协主席华君武,画家黄永玉等。他们高度评价靖边剪纸,称之为“剪纸之萃”。一九九三年文化部群文司命名靖边县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靖边剪纸是千百年来历代群众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它汇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艺术才华,其剪纸技艺、剪纸花样在流传的过程中,经手人不断地鉴别筛选加工提炼,已达到了相当精湛的程度。

     靖边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厚重。它承载着历代靖边群众的心思、情趣、意志、爱好,是最具民族群体情感象征的活态文化遗产。

     靖边剪纸具有的“美”这个核心要素,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它的存在价值早已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在过去靖边剪纸是自我实用,或者是赠送亲朋邻里,完全没有商品属性。近年来靖边的部分宾馆饭店搞装修时,常用一些剪纸作品进行装饰,靖边县梁镇剪纸协会的作品参加了杨凌农高会、西洽会、榆林煤博会,均有剪纸作品销售。靖边县民间艺人华月秀的剪纸作品国内外都有销售。虽然市场远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大,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靖边剪纸在民间可持续传承的希望。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靖边剪纸是农耕社会的产物。由于我们正在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靖边2008年进入了全国百强县的行列,就在靖边县域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的同时,靖边剪纸却逐步远离人们的视线。其原因主要是:靖边人告别了纸窗户,也就告别了千百年来过年贴窗花这一习俗。具体说是由于玻璃这个工业品,使靖边剪纸离开了民间生活。

     另外,现代社会丰富多彩新潮多元的文化活动,也是促使靖边剪纸萎缩的重要原因。

     还有,从靖边剪纸的主体妇女这个角度看,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她们完全可以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靖边县的治沙英雄牛玉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今天的靖边妇女大多数已不剪窗花了,即使是有的妇女对手工艺情有独钟,但她们不是剪窗花,而是纳各式花样的鞋垫,绣各式图案的十字绣。

donuts(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