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潍坊诸城,诸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有虞舜、公冶长(生卒于春秋时)、诸葛亮(181-234)、《金石录》作者赵明诚、《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刘墉、窦光鼐(1720-1795)、王心源(1842-1919)、王统照(1897-1957)、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1898-1925)、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崔嵬(1912-1979)„„古代的诸城叫密州,并且当时密州的范围也比现在大得多。诸城因为挖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并且拥有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因此诸城被誉为“恐龙之乡”。但是说起诸城的历史文化要数诸城的超然台和诸城派古琴(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以及诸城的茂腔。
超然台,是诸城著名的古迹之一,苏轼在密州任职时所修建,其址在州署西北,即今诸城市政府西北,台下巷与北关路交叉口西南角,现有居民楼建在该处。
苏轼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大文学家,他的诗词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仕途上苏轼的一生也是极为坎坷的。也正是因为这才使得苏轼在家乡诸城留下难能可贵的足迹。宋神宗熙宁7年(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转任密州知州。那时候适逢蝗旱成灾,盗贼满野。他亲自布置百姓灭蝗,带领官员到常山祈雨,安排捕快缉拿盗首。使密州百姓过上了较为安定的生活。第二年(熙宁8年),他征集民夫,修筑城墙,将原来州衙旁边城墙重新整修了一番,并在城墙上筑城一台,其台筑成后,苏轼甚是喜欢,弟弟苏辙建议起名“超然台”,取老子“随处超然„„”之意。好一个“超然台”!“超然”二字,仿佛是苏轼自己脱口而出。他从庄子哲学中,从十多年来的宦海生涯中悟到的,正是“超然”二字,苏轼欣然提笔写下了《超然台记》。
超然台因苏轼所作《超然台记》和其弟苏辙所作《超然台赋》等驰名海内外,为历代达官显宦和文人墨客所景仰。超然台是苏轼交朋结友饮酒和诗的地方,熙宁八年的中秋之夜,就是在这个超然台上,苏轼吟诵出了一篇月光一般美丽而清澈的词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超然台自建起后就成为了密州的一个文化标志和文化载体,苏轼之后,历朝历代一共维修了十多次,遗憾的是1948年超然台由于战争被全面毁坏。民国时期的超然台1928年,国民党将领杨虎城为追赶北洋军阀顾震,率兵进驻诸城,曾登台瞻仰苏公祠及台上石刻,赞叹不已。当时诸城城里掀起一股砸庙毁神之风,杨虎城下令保护超然台,使其得以保全。1935年,诸城第一区区长丘景炎占领超然台,把超然台
当了区公所,挂上“闲人免进”的牌子,不准人们参观,直到日寇进城前,才逃之夭夭。抗战时期,超然台为汉奸所占,他们把超然台三个大字涂掉,换上“进德会”,文化圣地变成了宣扬汉奸文化的巢穴,直到日寇投降时为止。1947年,诸城解放。当时敌强我弱,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再据诸城,第二年由政府下令,调集全县民工拆除诸城古城墙,超然台也毁于这次拆城。台上屋宇被拆除,刻石被埋在城壕之内,部分石刻为群众取走作建房用。顷刻间,超然台仅剩一土堆,后来又被清洁工人挖尽。就这样,超然台名胜毁于一旦。
1995年,诸城市政协委员提交了《重建超然台》的提案。时隔3年,第六届政协委员就重建超然台提交提案。但因资金、选址等原因,重建超然台方案未能落实。2003年,第七届政协委员坚持不 懈提交提案,经过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在选址问题上达成一致。2007年2月,诸城市决定恢复重建超然台,并把重建超然台列入诸城市重点工程。2007年秋,超然台在整整消失了60年后又在原址附近开工复建(据历史记载,超然台原址在超然台路以南、台下巷以西,即现址西南百米的位置上)。整个工程依原有的规模,按3倍的比例进行扩建。共占地20余亩,台高10.74米,宽28米,长160米,建筑面积为7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7000余万元。
新超然台内部陈列以碑刻、字画为主,展示了苏轼在密州的活动和传说等,通过文字、图片、声像以及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超然文化的内涵。如今的超然台景点分为超然台和苏
东坡纪念馆两部分:超然台可沿台东侧的城墙坡道拾阶而上,进入台上的垂花门就是苏东坡吟“明月几时有”的超然台。台上四周砌有1米多高的城墙垛口,距正面垛口约7米处是慕贤亭,里面陈列着《超然台记》和秦二世诏书等碑刻。亭后有东西两庑各三间,后堂三间为仰苏堂,里面陈列着苏轼的作品拓片。台体内的苏东坡纪念馆共分二层:一楼又分三个厅,西厅陈列着50余方超然台刻石,最大的1.2米高,最小的仅20多厘米,另外还有超然台刻石原迹6块;中厅为苏轼密州出猎半景画式场景;东厅为当代书画展厅。二楼为主展厅,主要展示苏轼在密州的岁月和他的生平典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