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建设“四贤文化” 推动广水跨越发展 一、广水“四贤文化”的产生背景 广水市(原应山县,1988年撤县设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荟萃,尤以北宋时期宋祁、宋庠、连庶、连庠最为知名,后人将其四人合称为 “应山四贤”,并建祠祀之。“应山四贤”的人文风范在广水堪为表率,后人广为传颂,影响深远,形成了醇厚的“四贤文化”。 2006年,广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市”的目标。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该市将“四贤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名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二、广水建设“四贤文化”的主要做法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该市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市文体局、市广电局、市教育局、市史志办、市文联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保证了 “四贤文化” 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精心提炼“四贤文化”核心内涵。该市组织专班,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出“四贤文化”。其一,坚持致学。“应山四贤”家族世代坚持终身致学,报效国家,并有多卷自撰诗文广传人世。其二,进取有为。“应山四贤”出任朝廷官员后,管理有方,治政有为,多有政绩。其三,清正廉洁。“应山四贤”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深受百姓爱戴。其四,行善爱民。“应山四贤”教化民众,扶贫济困,恩播乡里,惠及四方。其五,忠诚爱国。“应山四贤”爱国爱家,其后裔勇战叛军,平息海盗,战功卓著。 广水市将“四贤文化”建设纳入全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四贤遗迹、轶事,充分整合“四贤文化”资源,建设“四贤文化”景点,开展“四贤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教育活动,使“四贤文化”在广水大放光彩。 1、修建四贤文化景观。目前,在应山城区已建成“四贤祠”、“四贤路”,在印台山公园魁星楼内建有“四贤雕像”,在城区繁华街道建有与四贤有关的文化长廊和书法灯箱,在陈巷镇整修了连舜宾(连庶、连庠父)墓园。 2、编撰四贤文艺作品。截至目前,共编写以“四贤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10多部,其中史学家马骐撰写的《连战家族》,作家胡启华编写的《追寻连氏家族之根》,广水市政府组织编写的《广水连氏人文集》、《印台春秋》等书籍,内容翔实,影响深远。 3、开展四贤文化宣传活动。深入推进“四贤文化”“进社区、进校园、上舞台”活动,每年都安排含有四贤文化元素的书画作品进社区、进校园展览,将“四贤文化”编排成多种形式的节目在全市演出,让“四贤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广水建设“四贤文化”的主要成效 1、营造了良好人文环境。“四贤文化”深刻了影响了广水人民,“应山四贤”的传统美德在广水得到了传承、弘扬,“四贤文化”的精髓在广水得到了。 2、提升了广水对外形象。近几年来,中央、省、随州市各级新闻媒体对广水“四贤文化”尤其是其中的“连氏文化”建设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擦亮了 “四贤文化”的品牌。此外,广水“四贤文化”还通过书籍、文艺演出等载体,走向了海内外,提升了广水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促进了对台交流。在建设“四贤文化”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广水连氏家族后裔,并获得了连战先生的认可。随州市、广水市以此为纽带,赴台湾同连战先生进行了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海峡两岸的了解,增进了友谊。 4、推动了经济发展。随着“四贤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