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年画,大家会先想起的是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其实现在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平度宗家庄的木板年画,就是脱胎于此。
据记载,在民国时期,宗家村已经有三十多户开设年画作坊,而且在省内外都享有声誉。年画的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刻制木版年画的木版多采用棠梨木,其木料质地坚硬细腻。刻版前要先刻线板,即把年画的墨线稿反贴在棠梨木上,把轮廓线部分刻掉,然后再按照线板的样子和设计好的色彩刻出数块色版,这样才能制成一整套的年画版。
当然,年画的内容也很有讲究的。宗家庄的木版年画按用途可分为神供类和装饰类,其题材形式多样,大都和农村房屋建筑密切结合。包括“三裁”、“窗顶”、“窗旁”、“财神”、“门神”、“灶码”、“围桌”、“美人条”、“站童子”、“毛方子”等。就内容而言,主要表达劳动人民的意愿,多用寓意、夸张、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鱼、鹿、鹤、喜鹊、梅花、石榴、莲花等吉祥图案与画面中故事情节巧妙结合,如《喜庆有鱼》,都是借以表达人们除病消灾、吉祥如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有些是表现历史故事和历代英雄人物的,如《空城计》、《穆桂英挂帅》等;亦有神话传说《天仙配》、《白蛇传》等;还有以民间故事、寓言故事为内容的,如《老鼠娶亲》等。
宗家庄木版年画的特点是重用大红大绿艳紫明黄,色彩鲜艳,强烈沉着;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犷、朴实;尤其是“线版”,以线条的流畅、工细、刚劲、挺拔的特点和风格,在诸种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
近几年,为保护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遗产,我们平度市文化馆、博物馆及宗家庄村委深入发动群众,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年画刻版上千件。还专门成立了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宗家庄木版年画陈列室”。宗家庄木版年画,这一植根于民间的艺术之花,正随着时代发展焕发着蓬勃生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