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历史悠久,从青莲岗和三里墩两处出土的文物看,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居住,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建淮浦县,是涟水建置的开始,距今已有2120年。 淮浦,就是淮河入海的地方,在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2000多年来,这里曾设过郡、州、军等较高的行政机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叫涟水县,因县境北有一条河叫涟水(涟河)而得名。涟水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妙通塔、月塔等佛教古迹,涟水城内有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五岛公园八景远近闻名,历史上,美丽的涟水城,曾引得无数墨客骚人流连忘返,诗兴大发,现存的历代咏涟诗词多达200多首,宋代大诗人苏轼《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廓荷花,欲把吴兴比”。 春秋时,涟水属吴。战国时,先后属越、韩、楚。秦时,属东海郡。楚汉之际,属西楚霸王项羽,汉初,属楚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两国,涟水又属楚国。汉景帝时,被废除。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淮浦县,属临淮郡。这是涟水建制之开始。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东汉光武帝时,淮浦属东海郡。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淮浦属下邳国。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因之。东晋十六国时,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南北朝时,淮浦先后属刘宋。南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北东海郡,治所连口(即今涟城),并于北境置襄贲县。梁时,仍叫东海郡,北境有襄贲。东魏和北齐,襄贲县先后属西海郡,海安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诸郡为州,襄贲县属海州。五年(公元585)改襄贲为涟水县。因县北有涟水而得名,涟水之名始见。
唐初,武德四年9公元621年)置涟州,在县北三十里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627年),涟水县属泗州。乾宁二年(公元985年,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得四年(公元957年),归于周。
宋初,涟水县属泗州。太平兴国三年十二月(公元987年)置涟水军,属淮南东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五年改涟水县,隶楚州。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复为军。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涟水被金占领。绍兴元年,五年(公元1135年)废涟水军为县。十一年(公元1141年)割于金。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改为涟水县,属宝应州。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涟水被蒙古占领。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收复,三年(公元1262年)改为安东州,涟水县属安东州。
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安东州归附,以县境马骡山军寨作山阳县。先后划归山东路、淮安路。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归附朱元璋。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