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秧歌

家乡区县: 天津南开区

汉族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艺术,天津方言称为“地秧歌”。在京津一带,地秧歌有两种区别:一是踩跷与否,踩跷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种形式中,唯不踩跷、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者,仅配以服装彩绸,随锣鼓伴奏碎步舞扭。至于“跑旱船”、“跑驴”等艺术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会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跷会后,作为大剧目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在热烈火爆之后,诙谐曼舞,使观众情绪为之一舒。

耍狮子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狮子有大小两种,大狮子扮演须二人,小狮子由一人扮演。狮子头由竹藤作胎架,外罩著色珍珠线,全身也由珍珠线织成。因行头、道具价值昂贵,早年天津城乡各村狮子会只三四道,以城西姜家井的“捷兽老会”为最有名。捷兽会由五个大狮、四个小狮表演,拿手节目有“大痒痒”、“小痒痒”、“一柱香”、“马驮象”等。其中马驮象是两三个大小狮子站在一个大狮子的肩背上且扭且行,这一动作纯是力的显示,总是获得全堂彩。

一杯苏打(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