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山古墓群(一)

家乡区县: 青岛平度市

在平度生活了22年,竟不知平度还有古墓,六曲山古墓群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古墓群吧!

地理位置

六区山古墓群位于平度市城区东南25公里古岘镇东的六曲山山脉,婉蜒15公里,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三十华里。分别在古岘、云山、麻兰三个镇的山上村、八里庄、蓬莱前、刘家集木、东六曲、西六曲、大孙戈庄、戴家庄等十多个村的三十余个山头上,共有大小墓葬约400座,绝大部分为汉代墓葬,少数属东周墓葬。墓群以康王即汉景帝十二子胶东王刘寄的墓为重点,该墓位于古岘镇蓬莱前村西陵台上,封土完整而高大,直径 40米。该墓群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均为山东省所罕见。

历史

清朝平度知州李世昌在《平度州志》序中写道:“在战国时属齐即墨。昔田单尝以孤军抗燕,收齐七十余城,故其后之忠臣、孝子、义士、仁人间世逆出。秦并六国,废为郡。汉兴,鉴秦之弊,分王子弟,犬牙绣错。而悼惠以天子至戚王齐,得推恩,分列食邑,故其子雄渠遂王胶东焉,是即其地也。厥后国除。景帝二年,更以子寄王胶东,传至数世而中衰。”又说从平度东望六山,其上有康王冢在焉。慨然曰:“此帝子之遗墟也,今其轶事尚有传焉者乎”。

即墨故城是历史上不少朝代王、候的陪都和封地,是胶东名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前后共有八王、六侯、一相治此。这些王公贵族的墓冢大多建在距即墨故城十公里左右远的六曲山脉上,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蔚伟 壮观的古墓群。

六曲山古墓群,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近十五公里,分别在古岘、云山、麻兰镇的十多个村的三十余个山头上,共有三百六十余座,绝大部分为汉代墓,其中大型墓二十余座,中型墓六十余座,其余为小型墓。其中最大的是西汉景帝之子康王的康王坟,坟头之大,大于山丘,坐落山顶,下部有排水洞,均用石头砌成,其遗墟尚存,整个康王坟占地约二、三十亩,整体呈上窄下宽的“凸”字形,坟高四十余米,通过实地考据,我们认为当年修筑康王坟时将山顶夷为平地并深挖殡埋后再依山势堆积而成的巨大山丘,其上部有一平整地块,长约百米,宽约八十米。四周整齐,呈方形,有的已被农民种植时令农作物。坟头座落山顶,土质坚硬结实,与自然山头有很大不同,一座康王坟竟大于山丘,足见坟墓之大,地下宝物之丰厚。民间一直有“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之说。

在康王坟山坡前,修有康陵寺,据当代村民讲,康陵寺建于汉朝,距今两千多年。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重修,佛殿门前有壮观的大匾,宏伟的大山门,有和尚撞钟的钟楼,有烧香火的香檀。分东西二厢,东厢住和尚,西厢住尼姑,分前后二殿,前殿三间,塑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像,惟妙惟肖.后殿五间,塑有西天活佛,十八罗汉,形象逼真。此庙兴盛于世,闻名百里,前来降香祁福者众。可惜在一九四一年被土顽李德元部拆毁。

现状

六曲山古墓群在1978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被盗的康王墓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公元1968年在河北正定县满城山区发掘了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尤其刘胜夫妇所着的金缕玉衣,为世界考古发掘所仅见,而且证实了史书记载的可靠,根据胶东王刘寄的身份和中山靖王刘胜完全相同来判断,刘寄夫妇的遗体也应裹在银缕玉衣或金缕玉衣里。

大马哈鱼/@孙(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