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经济如何腾飞

家乡区县: 湖北省红安县

在中国的几大老区中,井冈山走的是“旅游兴市”之路,其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延安走的是“工业兴市”之路,由于得到众多央企垂青,延安重化工业发达,其2008年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80.7%。

而红安的发展,则经历了多次波折。上世纪90年代,红安曾一度走工业化之路,红安在2003年烟厂被兼并之后,对工业立市产生怀疑,一度欲以旅游兴市。几次波折之后才重回工业兴市之路。

而在工业方面,红安既有交通不便之痛,亦有行政级别过低的制约。交通的不便,削弱了红安与武汉之间商业联系,也使红安与东南部发达地区的来往不便。而行政级的局限,使其无法似延安那样,获得国家大项目。就目前而言,红安坚持农业、工业与旅游业齐头并进之势,既是明智之举,亦属情非得已。

不过,红安在明确发展方向之后,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

最近几年,红安工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靠一种“租借经济”的模式,以吸引外地企业投资设厂,拉动本地经济,以致其多数重点企业是外地企业。红安烟厂被兼并似乎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大批曾经的重头企业,纷纷出现困局。目前,红安全县财政收入中2/3来自工业。如果不能培育自己的工业体系,一旦外地企业撤资,红安经济将有空心化之危险。

红安的农业略占总产值的1/3,在很多年内,红安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产业。红安地形复杂,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岗地,作物非常多样。红安出产的花生、红薯、板栗、茶叶比较知名,特别是红薯。在未来,红安亦可借鉴台湾模式,形成“一乡一业”的格局,打造特色农业乡镇,甚至是特色农业村。

同时,红安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除了花生制品厂之外,红安的食品加工企业,多是外地企业,未来,红安需要发展自己的食品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红安未来着力发展的第三产业的核心。作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现存革命遗址遗迹340多处,但是,红安的旅游资源,尚未全国知名,甚至在湖北省内,亦并非特别强势。在未来,应集中开发某一个最富特色的区域,进行集中的品牌宣传,形成国内的广泛传播。

红安经济的困局,除发展战略的摇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区域规划与定位的迷失。红安县城既是红安的政治文化中心,亦长期被视为经济中心,但是,就其自然资源,先天禀赋来说,红安县城在红安的中部偏北,交通并不方便,特别是与武汉之间,无高速公路可通,甚至连省级公路都没有通。并不适合作为红安的经济中心,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县城成为经济中心,制约了其未来发展。

未来红安的发展,县治所在的城关镇,仍然保留政治、文化、信息以及居住中心的地位,但是,将制造业及商业中心,转移到南部武汉经济辐射圈的八里、觅儿、太平三镇,在旅游业方面,集中打造北部七里坪镇。其他各镇,都可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

红安未来的经济中心南移乃大势所趋。南方的八里、觅儿、太平三镇,离武汉不到40公里,完全可以接受武汉经济辐射,同时,未来经过红安的高速公路,如沪蓉高速公路等,沪蓉高速铁路、汉麻铁路,均是经过南边三镇,而非县城。未来,红安可重点发展南部三镇,将其打造成红安的经济中心。将来,可考虑将三镇合并,在南部谋划建立省级开发区,如规划得当,应该难度不大。

我和你的笑忘书(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