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社会事业

家乡区县: 福建省晋江市

教育科技

晋江商务区建设
晋江商务区建设
2008年全市现有中学54所(独立高中4所,完中14所,初中34所,九年一贯制2所),其中,民办中学4所;职校6所,其中,公办独立职校2所,民办独立职校1所;完全小学294所,其中,民办14所;幼儿园(点)347个,其中,独立幼儿园157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民办小学中外来工子弟学校10所。公办教职工11057人。在园在班幼儿51989人,其中外来生27880人,占53.6%;小学生147391人(含特教学校212人和辅读班90人),其中外来生92539人,占62.8%);初中生65490人,其中外来生16215人,占24.8%);普通高中在校生28439人,其中外来生1353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9350人,其中外来生1021人。公办高中学校中省一级达标6所,二级达标3所,三级达标5所;国家级、省级重点职校各1所,泉州市级重点职校2所;省级示范初中6所,泉州市达标初中8所;省级示范小学2所,泉州市示范小学7所,泉州市特殊教育达标学校1所,晋江市一级达标小学64所;省优质幼儿园1所,泉州市优质幼儿园8所,晋江市优质幼儿园20所;泉州市级示范文技校3所。全市构建起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13]
高等学校
1.泉州轻工学院
2.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高级中学
一级达标中学:养正中学,季延中学,晋江第一中学、侨声中学,南侨中学,毓英中学
二级达标中学:英林中学,平山中学,晋江市第二中学、磁灶中学、内坑中学。
三级达标中学:陈埭民族中学、首峰中学、永和中学
民办中学:子江中学、泉州中远学校
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33个,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行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家。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教育工作以优秀等级通过省政府“对县督导”评估验收,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市。高考上线率(专科以上)76.45%,比上年提高2.25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42.3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建校舍15.16万平方米,基本消除C级危房。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动工建设。新增20所外来工子女定点校和2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名录。图书馆新馆、华侨史馆、古陶瓷博物馆落成开馆,戏剧中心、文化中心奠基。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男子篮球赛。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衙口海滩等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取得实效。免费婚检经验在全省推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大楼、中医院病房综合大楼顺利封顶,6个街道全部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集生育关怀基金3155.3万元,约占全省40%。全年人口出生率9.21‰,政策符合率93.96%。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华侨捐资1.3亿元,创近年之最。[11]
社会保障

2008年全年投入民生保障经费12.35亿元,增长34.0%。培训农村劳动力9100人,转移就业8200人。启动4个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946名被征地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3.76万人,累计结报补偿33437人(次),补偿费用4140万元,人均补偿金额居全省前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50元,受保障对象21086人。对全市低保家庭增加消费品补贴每人每月20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67万名学生受益。开展对全市重点优抚对象、五老人员、低保户免费转换数字电视工作。启动建设经济适用房,实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开展市区住房困难群众危房翻建试点。建成新育婴院、百户五保老人安居工程。食品卫生监管实现“三个100%”。完成水资源专项报告及规划方案设计,筹建引水第二通道。设立欠薪保障调剂金。加强职业病防治,完成2300家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累计认捐慈善资金6.3亿元,村级爱心慈善援助站实现全覆盖。[14]
文化

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映成辉。拥有“安平桥”、“草庵”、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龙山寺等12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施琅、朱熹、曾公亮、欧阳詹、俞大猷、张瑞图等著名历史人物,为晋江留下了丰富史迹和人文遗产。
上市公司

服饰类:柒牌、劲霸、七匹狼、利郎、九牧王等
运动类:野力、安踏、匹克、鸿星尔克、三六一度、特步、金莱克、贵人鸟、美克、飞克、啄木鸟等
其他类:恒安集团、梅花、百宏、清美鞋材、浔兴SBS等。

施金镖(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