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遗址——河南民权李馆地道

家乡区县: 商丘市民权县

李馆地道旧址简介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北31公里处李馆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李馆人民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所挖的连村地道。以李馆村前站为中心,连接10余个村庄,纵横长达25公里,另有“壮志台”、“血水井”、“英烈院”等革命遗物和建筑物。


历史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李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利用地道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先是少数党员秘密挖个人藏身洞,后组织民兵挖联户地道,进而为抗战需要发展为联村地道。以李馆村为前站中心,往南过大堤通向任庄、李庄、尹庄、前后杨府营等5个自然村,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北联山东曹县塔湾等10余个村庄,纵横长达25公里,构成一带地下“钢铁长城”。但1958年大部分毁于水。为纪念当年地道战中的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在堤南筑有“壮志台”,村中标有“血水井”和“英烈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抗日战争中,民权县北关镇李馆村群众曾利用地道战消灭日军和汉奸300多人。据了解,如今,李馆地道仍存百余米。解放后,李馆地道还完好地保存着。1958年,山东省在这一带兴修水库,地道基本上被水冲毁,只剩长约130米的一段。1986年,民权县对这段地道进行了重修。这100多米的地道内,气眼、密室、转盘、枪眼、卡口、陷阱等依然完好。李馆地道战遗址,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东北34公里处的北关镇旧李馆村。开挖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保存力量,打击敌人,坚持持久战。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民权、兰考、曹州等地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到处实行“三光”政策,地方民团、土匪顽杂也乘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李馆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躲避敌人的扫荡追捕,先是少数党员秘密挖个人藏身洞,然后组织民兵挖联户地道,进而为抗战需要发展为联村地道。一九三九年,在党组织领导下,发动民兵群众,以李馆村为前沿中心,连接十余村庄,开挖了一条长25公里的地下“钢铁长城”。

李馆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这个地下“钢铁长城”狠狠地打击了日寇侵略者,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为纪念当年地道战中的人民英雄和革命烈士,还筑有“壮志台”、村中标有“血水井”和“英烈院”。如今,这里已成为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每逢节假日,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到地道战遗址,听见证人讲解李馆人民利用地道打日本、战老蒋的生动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wangpingwei(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