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阳信名人(一)

家乡区县: 滨州市阳信县

     展子虔(550—617),渤海(今山东阳信)人。隋代画家,除了工画山水、楼阁、车马外,兼擅人物、道释。与同时代著名画家董伯仁齐名。展子虔画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展子虔曾在长安的定水寺、灵宝寺、崇圣寺,洛阳的天女寺、云花寺、龙兴寺,以及江都(扬州)的寺院画过不少壁画,是个多产的画家。后世将他与东晋南朝的另三位名家并列,称为“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在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游春图》(今存于故宫博物馆)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非常完整的一幅。

    史若虚 原名史宝玺,字尊人,1918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东省阳信县洋湖村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延安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九三九年六月调抗大文艺团,随总校活动于晋察冀边区与晋东南地区;一九四一年八月任文艺团指导,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在八路军前线剧团任宣传股长,从事戏剧、曲艺创作和演出直至抗战胜利。史若虚曾参加京剧《贺后骂殿》、《孔雀东南飞》、《打渔杀家》、《四朗探母》的演出。抗战期间,他创作了京剧现代戏《荡家恨》,历史剧《亡宋鉴》,歌剧《参军曲》,快板剧《放哨》,鼓词《三勇士推船渡江》、《飞夺泸定桥》、《南京狗打架》等作品。一九五○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戏曲学校在北京成立,史若虚任教务长;一九五三年任副校长,从此他与校长田汉一起建立了新的戏曲艺术教育体制和教学体系,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戏曲师资队伍;并广揽人才,先后聘请了王瑶卿、肖长华、刘喜奎、侯喜瑞、姜妙香、谭小培、程观秋、苟慧生、尚小云、郝寿臣等名师任教;他对在校任教的老一辈艺术家,谦虚尊重,事师礼,委重任;对各行当各流派的教师,一视同仁,无门户之见。关心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教育他们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他和戏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了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张春孝、刘长瑜、李长春、叶少兰、李维康、耿其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此间,他还与别人合作改编过京剧《碧波潭》、《四川白毛女》、《卖水》等剧本,并参与《新白兔记》、《白蛇传》、《卖水》等剧目的唱腔设计。出任中共戏校领导小组组长;同年戏校扩大建制为中国戏曲学院。一九八○年一月他被正式任命为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史若虚戏曲教育论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获中国戏曲学院著作一等奖。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他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1.2.3.4.5。(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