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白印糕的由来

家乡区县: 江苏省吴中区

苏州白印糕的由来
2010-7-15 10:33: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宋朝闻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十分穷。家无住房,只得在苏州天平山下的咒钵庵里栖身。咒钵庵年久失修,凄凉得可怕。但是,范仲庵管日子难过,却没有动摇他求知的志向。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越是没有吃,肚子越是大。范仲庵一日三顿粥,把肚皮撑大得吓坏人,一顿能吃十三碗;即使吃了十三碗,也一会儿就饿了。每到冬夜,肚皮就随着他 读书声“咕咕咕”地叫起来。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粥盛在盘里冻结,然后像豆腐似的把粥划成一块一块,肚子饿了,就拿一块吃吃。他把这一块一块的方粥,取了个美名,叫“白云糕”。

他的同窗好友石梅卿知道了,深受感动,亲自备了好酒好菜去看望他。他说:“ 这酒菜我不能吃。”石梅卿问他为什么,他说:“这酒菜不差于砒霜,你这是在害我。”石梅卿越发不明白了,说“我是诚心来帮助你的,怎说是害你呢?”范仲淹说:“我现在已吃习惯了这种‘白云糕’,日子还算过得去。假如我今天吃了你这好酒好菜,那明天再吃‘白云糕’,舌头就要不听使唤了,那时,我不就要感到苦恼吗? 一感到生活苦恼,就要分散精力,无心读。你想,这不是反害了我吗?”

石梅卿听了仲范淹这一番疾,又赞叹又佩服,回去之后,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白云糕”做了方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

据说,现在苏州、常熟一带市上供给的“白印糕”,就是由此传下来的。

花枪一壶酒(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