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石雕,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相城区


金山石雕, 以木渎金山及其附近出产的金山花岗石为材料,艺人以金山、藏书、枫桥金山石三大产区的细石匠为主,是有悠久历史的吴中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雕刻工艺。
金山石雕技艺,师徒相承,父子相传,绝技独存,令世人刮目相看,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像、石狮、古龙、灯笼、挂屏、壁景等石质雕塑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香港等财十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普遍好评。
目录
1档案
2工艺
3传承
4名家
1档案
编辑

金山石雕作品
金山石雕作品
文化遗产名称:金山石雕
所属地区: 江苏 · 苏州 · 吴中区
遗产编号:Ⅵ-16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遗产级别: 省
2工艺
编辑

金山石雕, 以木渎金山及其附近出产的金山花岗石为材料,艺人以金山、藏书、枫桥金山石三大产区的细石匠为主,是有悠久历史的吴中地方特色传统工艺。明代金山名石匠陆祥因擅长石雕和石料工程筑造而官至工部侍郎。近现代的著名金山石匠有顾竹亭、唐仲芳、盛水大、龚金木等;其中顾竹亭是摩崖石刻名匠,吴中名胜遍留手迹,章太炎曾亲书“班氏功名诗投笔,鲁公碑志有传人”对联相赠;唐仲芳是碑刻名匠,曾承接南京中山陵和灵谷寺烈士公墓两大建筑内的全部刻字工程而名闻全国;盛水大是“左右开弓”雕刻石狮子的巧匠;龚金木则是解放以来领衔金山石匠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全国著名石料工程的细石匠。

[1]
解放以来,传统的石雕技艺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得到很大的发展,石雕工艺也于20世纪70年代从石料加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金山、枫桥、藏书三镇相继建立了石雕工艺厂,石雕艺人的艺术素养不断提高,传统的石雕工艺中融人了科技的含量。主要产品有壁景、挂屏、座屏等几百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并开发丁《母与子》、《珍珠女》等大型城市雕塑和园林雕塑。其中石狮是金山石雕品的代表,形成苏州特色的艺术风格,称“苏狮”,与北京的“京狮”、广东的“粤狮”并称石狮三大流派。苏式石狮的特点为雌雄成对,雄者左足踩球,雌者右足抚幼狮,左右顾盼,笑脸相迎,造型古朴,温和可爱,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石狮和各类石雕晶除畅销本地和全国各地外,还外销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民国南京中山陵至今,以金山石为材料筑造的著名工程遍布全国各地,金山石匠也加盟苏州园林建筑队伍,飞赴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承接“出口园林”中的石料工程。[2]
苏州吴中盛产“金山石”,这恐怕是江南一带人所共知的,因为苏州西部有座名叫“金山”的出产花岗石,明代诗人杜庠有诗为证,“阖闾城外翠微间,扬子江心白渡湾,踏破忙鞵踪迹遍,始知人间两金山”,这是对吴县金山和镇江金山的描述。其实不仅是“金山”产花岗石,在吴县木渎附近的天平山、灵岩山、焦山、开山、象山、天池山、横山等都是与金山一脉相承的花岗石岩石。这类花岗石呈青灰色或青白色,晶粒细密、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耐酸耐腐蚀,抗压力强,为我国首屈一指的优质建筑石料,只是金山石矿的开采历史悠久罢了。
正因为有了金山石矿的资源,于是有了以石为业的石匠,有了源远流长的石雕手艺。现今,苏州金山的石雕手艺已经名闻大江南北,2007年,苏州金山石雕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花枪一壶酒(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