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民族的文化传统

安顺民俗文化
安顺牂牁文化
牂牁古国在西南边地的兴起,史无确载。“牂牁”之名首见于《管子•小匡篇》。学者推断,其存在时间约与春秋时代相始终。牂牁亡后,夜郎继起。汉灭夜郎,以其故地置牂牁郡,治所即在今安顺城南七公里处之宁谷镇。
上世纪七十年代,宁谷汉遗址被发现,共分建筑遗址、陶窑遗址和汉墓群遗址三个部分。在建筑遗址和陶窑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残片、钱币、铜器、铁器、瓷器、石器以及装饰品、陶窑、绳纹板瓦、筒瓦、几何纹砖等,其中包括“长乐未央”铭文瓦、木牍、木楔、五铢、四铢半两钱等;汉墓群遗址经1971-1998年先后四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22座(尚有100余座墓葬还未发掘),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漆器等120余件器物和600余枚钱币,其中包括铁镜、摇钱树等珍罕文物。时代上限为西汉晚期,下限为东汉末期。墓葬文化特点与清镇、平坝等地的汉墓风格、出土文物一致,而此时期正是牂牁郡、夜郎县设置时代,没有明显的少数民族墓葬特点。
如此密集的汉墓、汉建筑、汉窑遗址出现在宁谷近十余万平方米的土地上,足以说明宁谷这一区域在古代即是开发较早、具有浓郁汉代文化浸染的地方。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明确认定,宁谷为已经淹没了两千多年的汉代牂牁郡治。
1982年2月,宁谷汉遗址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因刘备新丧,蜀汉未便加兵,越崔叟帅高定元、益州大姓雍闿乘机反叛,一时“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率众南征,至南中(今安顺以西、云南东部一带),所在战捷。“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蜀汉名将关羽之子关索率兵驻此,山岭由此得名。关索岭是滇黔古道之咽喉要塞,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留下了关帝庙、太子阁、关索洞、晒甲山、双泉寺、马刨井、诸葛营、孔明塘、孟获屯、鲍三娘山等三国蜀汉南征的遗迹,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
除关岭外,安顺市境及周边有关蜀汉南征的遗迹、传说、故事比比皆是:安顺文庙后有一坡,形如台,传为“诸葛武侯观景台”;西秀区有洞名清凉洞又名粮仓洞,传为孟获屯粮处。城北13公里大洞口之后山有洞名银坑,传为蜀汉时孟获部首所居;清镇市西四十五里有“诸葛武侯获铜鼓处”遗址;唐贞观四年(630)即在关岭设县名“武侯”等。凡此种种,以说明诸葛亮南征的史实的确发生在安顺。
2007年,蜀汉南征时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藤甲重现于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布依族村。藤甲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盾牌组成,完全用藤蔓浸以桐油烤炙、编制而成,被命名为“布依族藤甲胄”。2008年7月,中国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了歪寨村一整套藤制铠甲,陈列于“古代兵器”展厅内。11月,全国著名的三国文化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也收藏了歪寨村6整套藤制铠甲,用于三国文化陈列展览。
安顺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一带特有的明代屯军堡子文化现象遗存的概括,从明洪武十四年(1981)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征南伐滇至今,安顺一带屯堡人经六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仍未改变其征南入黔时的服饰、语言、风俗、宗教、信仰及其生产生活方式,没有被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文化所涵化,始终以中原、江南文化为主导,在全国屯堡文化已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不依赖于其他文化而独立存活于黔中大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对于研究中国屯田制度、尤其是明代规模的屯田制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活化石”实物资料。
屯堡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于他们的服饰、语言、建筑、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的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风俗习惯等均源自中原江淮,屯堡人将这种文化移入黔中后,在数百年与人斗(周边少数民族、不同地域的填南士民)、与天斗、与地斗(异于家乡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衍变成有着黔中独特个性的独特文化现象。
从最初的集团性移民屯田制度到传播中原、江淮先进农耕技术,使黔中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产生了量的飞跃和质的变化,屯堡人在与黔中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安顺的历史进程中,无疑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屯堡文化作为封建时代耕战经济的衍生物,是明代江南和中原文化在安顺土地上的流变和遗存,以其突出的历史印迹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构成了安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在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文化人类学、戏剧学、传播学乃至移民史等等研究领域所具有的独特而丰富的研究价值,已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屯堡文化已列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作为其主要文化标识之一的安顺地戏,已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ldl(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