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里程

家乡区县: 湛江市雷州市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以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按照“西拓、北延、中改”的思路,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开通新城大道,改建了雷南大道、工业大道、西湖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文化路、府前路正在建设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结合城市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整治西湖公园和南湖风景区,搞好城市净化、美化、亮化,城市风景更加靓丽,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品位,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促进了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一批集购物、休闲、娱乐、商住为一体的房地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以世贸广场、国际广场、中华广场为龙头的新城大道中央商务区逐步形成。以“四通五改六进村”为载体,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和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凸现出“建设了新居,改造了环境,融入了文化,保护了生态,温暖了民心”五大成效,农村面貌发生喜人变化。全市已创建生态文明村1098条、特色文化村126条,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36.1%。其中被评为省文明村3条、“广东省最美的村庄”1条、“湛江市最美的村庄”14条、湛江市生态文明村123条、湛江市特色文化村72条。

       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2.1亿元,新建扩建学校361所,新增中学学位1.8万个,2009年新建雷州八中投入使用;招录教师5300名,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满编;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三年增长20%以上,教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人口计生工作迈入全省“二类”地区,文化、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安居工程、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城乡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以来,全市共解决了46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扶持和发动群众改造茅草房1.3万户,改造农村道路882.7公里;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2.8万人次。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全市孤儿全部得到结对帮扶。

he何(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