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历经几百载风雨,是和邹宏义创立之初所崇尚的中国传统儒家、武术相结合思想分不开的,他教导梅花拳弟子习武如作人,孝敬父母,尊师爱徒,济众生,御邪恶,为国争光,为民谋利,梅花拳的这一武德自邹宏义开始不断的被后世传人发扬、光大。清康熙年间,梅花拳五世传人杨炳(武探花),更是整理出梅花拳弟子《五戒》、《五要》、《习武规矩十二条》。至此梅花拳传授弟子的不仅仅是桩步、行步的一招一式,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文化精髓。所以,今已传十七世,经久不衰,名家辈出,影响颇大。梅花拳第五代传人河南内黄县八里庄杨炳,康熙五十一年武探花,康熙帝侍卫,在朝竞技获胜,因此,梅花拳名振京城。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河北威县沙柳寨赵三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他在清朝腐败,民族受辱的危机时刻,揭杆而起,高举爱国反帝旗帜,同洋人展开浴血奋战,展示了中华民族英勇气概,使列强闻风丧胆,虽然最后遭到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但梅花拳弟子赵三多和他所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永远被载入史册。
青山不老,绿水悠悠,几百年来,梅花拳这一高深的优秀拳种深受国内外习武之人的喜爱,武林界对此也特别重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河北省前武协主席南仆同志,受国家武协委托,挖掘整理“梅花拳”这一宝贵遗产,他费了三年多的心血,跑遍了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经三访平乡县,直到一九八四年冬,终于在平乡县后马庄找到了“梅花拳”的“老家”,他如获珍宝,备办了祭品毕恭毕敬地祭奠了师祖,受到了广大梅花拳弟子的信赖和拥戴。弟子们献出了绝不外传的“梅花拳世谱”、“邹氏家谱”等重要他还在为纪念邹师祖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梅花拳为国为民的重大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