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
湖北省名山,位于省境北部,汉江和□水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于随州市、钟祥县、京山县交界处,长约120公里。主峰海拔1055米,在 随州市西南部。岩层以古老沉积岩为主,北侧主要由前 震旦纪千枚岩、石英片岩和志留纪页岩构成,南侧主要 为寒武奥陶纪石灰岩,部分为志留纪页岩。为褶皱断块 山,断裂作用普遍,因长期受侵蚀切割,除主峰一带较 陡峻为中、低山外,多已成海拔500米以下的和缓而分散 的丘陵,其间沟谷纵横,地面破碎。水系呈放射状。汉 江支流□水、大富水、□水、天门河等均发源于此。森 林覆盖率约60%,原生林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 叶混交林,次生林多为马尾松和松栎混交林。特产有油 桐、乌桕、橡子、白果、香菇、木耳等,盛产天麻、贝 母、苍术、桔梗等药材及蜈蚣和金钱龟等药用动物。矿 产有磷、铁、钒、铜等。大洪山是西汉末年绿林军农民 起义的基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重要的革命根 据地。有宝珠峰、娥皇洞、白龙池、珍珠泉、灵峰寺遗 址等名胜古迹。
玉龙西游记漂流
位于鄂豫交界处的玉龙桐柏山淮河风景区,不仅以千年的玉皇顶、龙潭河闻名于世,近年来更凭借其独一无二的西游记漂流吸引了众多游客。漂流的源头即桐柏山东段最高峰——玉皇顶,整个漂流地带因保留了大片原始森林植被,加上险峻的地势与重叠的山岭,而被冠以“华中第一漂”。
西游记漂流河道全长9公里,落差118米,最大处落差7米。全程漂流时间约为2.5-3个小时。景区兴建的两座水库保障了漂流所需的巨大水量,承载着游客的橡皮艇时而奔腾直下,时而回旋幽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惊险与刺激。
景区最大的特色是根据《西游记》剧情努力打造出了一个神话世界。除了巧妙利用宛如仙境的自然环境以外,景区还设置了诸多代表《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绘画、雕塑、小品景观,制造出了栩栩如生的氛围。届时,游人大可将自己想象成古典名著中的任一角色,体验神仙之旅的同时也重温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景区内群山攒簇、沟壑纵横、树木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气势恢宏,绚丽壮观。已初步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洞、九龙山景区为主体的炎帝文化寻根游;以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为主体的唐清文化探古游,构筑了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寻根拜祖为一体的旅游新格局。几千年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生辰之日,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烈山敬奉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同贺始祖伟业,共庆神农生辰。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炎帝神农故里已成了研讨炎黄文化的基地。
文化雕塑壁:位于景区入口。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
七步登天台:阶梯宽18米,共7*7=49节阶梯。
谒祖广场:广场长117米,宽117米,为正方形。面积13689㎡,9的倍数。采用福建产上等花岗岩铺装,可同时容纳2万人参加拜祖活动。
八大功绩柱:八大功绩柱采用产自福建的编号606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径1、27米 ,九九之数,示意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钟鼓楼:位于神农大殿拜祖台两侧,层层叠色,体现出荆楚文化韵味。楼内分置铜钟和皮敢,晨钟暮鼓与万法寺遥遭呼应。
炎帝神农大殿:提取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中建筑形象。采用庑殿顶,三重檐,高台基的建筑形制,这些均是对早期楚汉高台建筑大尺度的空间技术方法和早期大空间的建筑空间组合的运用和提炼。大殿外廊尺寸46.8M*36.8M,内壁尺寸37.2M*27.2M。大殿内墙裙将布置展现神农功绩的石材浮雕,大殿顶部为长方形,刻有祥云浮雕。
万法寺:万法寺位于烈山的耕耘山山巅,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随州古代名刹、佛教胜地之一,有“百川汇海,万法朝宗”之誉。
神农碑:明代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随州知州阳存愚立。碑高2米,宽1米,重数吨,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神农洞:相传炎帝神农诞生之地。 神农泉:位于炎帝神农大殿西南侧。传说炎帝神农诞生时,天崩地裂,九井自穿,九山相连(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动,一山抛鞭九山应),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神农纪念馆:由门厅、神农生平展厅、祭祀活动展厅、五姓宗亲会馆、书法展厅、神农座像联合组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