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瑶池,人间神池”,久远的历史让神池神韵悠长。北齐长城、明长城、八角古城、辘轳窑沟悬空寺、悬棺、园明观、显圣寺、北魏舍利塔、毛泽东路居纪念馆等古建筑和古遗址让神池的大地古澹韵幽、神采飞扬。掀开神池史册,名贤汇聚,雅士云集,北魏太师尔朱荣、辽金宰相虞仲文、清代大学士山西大学创始人谷如墉、同盟会创始人之一谷思慎、世界十大名僧之一请佛大师都是神池人。
据明代刘养志在《文昌祠记》中记载:“宁武北距黄花岭,皆重峦叠嶂,鸟道虬盘,迂岭而下三十里,地少平,有水一泓,来无源,去无迹,涝不溢,旱不涸,鱼藻胥不生,湛然清澈,若有神焉,故名曰神池”,神池于是成为当地的县名。加之观音大士手拈柳枝,净瓶蘸水滴出“神池”的传说,使得神池笼罩着一种神秘、神奇的色彩。如今,这一洼地尽管已缩小了不少,依然还在,当地人称“西海子”。池中水多即吞,少而即吐,始终保持“雨不盈,旱不涸”的状态,成为我国黄土高原少见的高山湿地景观,现已建成湿地公园。经过几年的保护和建设,这里水波荡漾,芦苇茂密,菖蒲摇曳、野鸭成群、水鸟啼啾、游人如织,已成一座神池标志性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神池山,神池土,孕育出自然纯正、丰富多彩的山野风味。产于南山原始森林腹地的银盘蘑菇、鸡腿蘑菇、大把蘑菇、毛芥茶、榛子、野草莓、刺铃子、蕨菜、摘麻花,以及山川沟壑中广布着的沙棘、地皮菜、苦菜等野味品种繁多,生态美味。吃腻了城里没营养、没滋味的人工种植食品,这些山野风味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来神池,这“山、野、粗、杂”就使你留连忘返、乐不思蜀。
神池属高寒山区,小杂粮以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品质高而闻名,是天然的绿色无公害小杂粮种植基地,如土豆、莜麦、胡麻、南瓜等闻名于世。用小杂粮做成的传统小吃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客人。特别是久居城市的人,更为这地地道道的农家土饭所折服。光一个莜面的花样,就有几十种做法。主要有莜面夹夹、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囤囤、莜面肭膏、莜面烫饺、莜面块垒、莜面河捞、莜面疙瘩,还有搁锅面、和子饭.......一口气可以数个上气不接下气也数不过来,再加上野生的山蘑野菜、家养的猪羊鸡兔的美味菜肴,而且营养、保健、可口。加上热情好客的神池人的浓情烈酒,构成了神池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
这里还有万年冰窖、狩猎场、大磨沟舍利塔、王梁沟、大火尖山峰、西毛家皂石崖冰泉、六郎寨山峰等高山原生态旅游景点;有山野风味、炖羊肉、胡油、月饼、麻花 、羊杂碎等传统饮食文化;有神池道情、民间秧歌会演等特色群众文化;有空气清新、凉爽宜人,碧水蓝天、绿树成荫、田园牧歌、淳厚民风,魅力无人可以抵档的生态宜居环境……淳风美食、浓情烈酒,和厚重美好的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神奇的神池。
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走向新中国的足迹。久居陕北的毛主席路经西海子时被云雾缭绕,霞光紫气、碧波荡漾的西海子景观所陶醉,脱口而出,"神韵池清,风光无限"的赞叹。如今可不是风光无限吗?近年来,神池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创先争优、奋发崛起、转型跨越、富民强县”主旋律,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特别是风电场和新的太阳能光电产业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将成为全省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此外,神池县积极打造新型建材产业、胡油产业、燕麦产业、月饼产业、羔羊产业、煤炭物流产业和休闲养生旅游产业,着力构建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基地、生态旅游服务基地,以项目夯实产业,以产业支撑基地,以基地带动发展,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祝愿神池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乘风破浪、与时俱进,逐步走向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