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只有他懂——碣石玄武山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玄武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碣石镇正是因为有玄武山才成为粤东名镇。碣石镇能获得最高声誉的便是驰名海内外的玄武山风景区。近日,元山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庆典就在这里隆重举行。
“       玄武山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场所也是粤东地区一处历史悠久,驰名海内外尤其是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元山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武山有元山寺、福星垒塔、古戏台、三台保障、太平石、麒麟石、起龙岩、龙门石、四美亭等多处胜迹,是粤东地区一处历史悠久的景仰中心。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年,即公元1127年,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公元1389年)碣石建卫,碣石卫总兵侯建高主持规划扩建,设计成了一座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的宫殿群体。建筑格局卫多组四合院对称式,坐北朝南,卧岗面海,依山递建,其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计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厅堂、院落,在右庑廊、方丈厅和僧房等建筑99间,始称玄山寺,后因避清代康熙玄烨的帝讳,改为元山寺。
元山古寺历经风风雨雨,几度修葺,至清光绪22年起例定每十年一度进行维修重光。由于定期维修,保护完好,至今元山寺还保留着重斗叠拱,雕梁画栋,多种木雕、石雕、嵌瓷、花鸟虫鱼,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宫殿庙顶,高脊飞瓴,寺内的各式铜铸、玉雕、陶瓷、泥塑无不形神兼备,工艺精湛。使人感受到富丽堂皇,又肃穆端庄的明、清年代的建筑风貌和工艺珍品。大大体现了中国建筑工人的高超才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华,是陆丰市规模最大,文物保护最完整并富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
        元山寺内供奉有玄天上帝,至今还有“武当飞来”的牌匾,但寺里同时也供奉释加牟尼、观音菩萨、弥勒等佛像,因此元山寺兼有释道汇流的特点,世所罕见。在海外华裔、特别是闽南语系的港澳台同胞中享有盛誉,是一个辐射半径很远的以“保外乡”著称的古寺(另有民间说法:玄武山佛祖显潮州)。 碣石湾注:这里所指的潮州是指原潮州府地区。
玄武山元山寺开放以来,欧美及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前来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每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以上,成为粤东旅游胜地之一。这次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元山古寺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那令人叫绝的建筑工艺、释道汇流的特色、名家的牌匾石刻、美丽动人的传说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寺中供奉北极真武元天上帝,释加牟尼、观世音、弥勒等神像、佛像,释道汇流。自明代开始,寺僧衣钵相传二十六代。元山寺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举办首届重光庆典,而后定例相延,每十年举办一次,至二○○六年已届十二次一百一十周年。每逢庆典,修缮庙宇、重光佛像,举行开光仪式、水陆法会盛大佛事活动和布置彩街、演戏、燃放花灯烟火、组织舞狮、舞鱼灯、踩高跷、扛大旗等民俗文艺活动,一连数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场面壮观,热闹非凡,整个碣石城沉醉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寺殿内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其中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所献的题匾《水德灵长》,光绪十三年(1887年)民族英雄刘永福镇碣时所献的题匾《灵声满道》,该两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共余尚有脍炙人口的同治皇帝御赐匾《威宣岭表》及提督、总兵等的题匾楹联、石雕、瓷器、漆屏等文物一千多件。
寺前的明代建筑大戏台,自明、清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连续多天上演地方剧种剧目,是粤东地区一处最大的庙宇戏台,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寺后是一番园林景致。高耸的福星塔,三层可登。塔左有麒麟石,右有起龙岩、龙门石,石上有明、清名人侯继高、邓万林等题刻。登塔登石,皆可全览城邑海景,弛目聘怀。自古“碣台观海”为陆丰八景之一。在苍榕簇抱之中,四美亭、三台保障碑台、自得居等建筑分布其间。

dadadaadda(2014-11-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