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毛乌素沙漠走到内蒙乌审旗

家乡区县: 内蒙古乌审旗

关裕年
1965年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陕西省榆林县红石桥公社肖家卯大队肖家沟小队步行穿过毛乌素沙漠到内蒙乌审旗搞外调。
从出发到乌审旗一共走了五天,茫茫的浩瀚的沙漠,一望无边,人迹罕见,除了金黄色的沙丘连绵不断……
按照骆驼的脚印摸索前进,根本就没有路,我和神木县的社教队员刘荣生同行,白天要走的路一定要计算好,晚间一定要走到,否则就会在沙漠里露宿的可能,就是怕有狼……
每天在路途中,黄羊,狐狸,兔子经常在左右陪伴我们同行,有时狐狸就坐在我们的前面等着,增加了我们的路途的乐趣。
过了陕西境界,语言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没有“翻译”就很难说明白,只能靠打手势。在一个叫“海子”的地方,我们碰到一位山东逃难来此的住户,接待我们很好,真是碰到了乡亲……我们也曾借宿在蒙古族的帐篷家,他们就更热情了,风俗和我们不一样,刚刚结婚的新房就让给我们住。就是狗太厉害,不咬你一口就别想过去,每次只能靠主人把狗拴住,否则我是不敢过去。
这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一夜,……尽管主人给我们已经烧过炕,由于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冻的我一夜未眠,我把被子围在身上,牙齿止不住的上下碰撞,上下牙整整“战斗”了一夜,可以说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一夜,真是尝到了什么叫冷的滋味,打这个时候以后,在我所碰到的“冷”的概念中还没有能与这一夜可比的计量单位。
到了乌审召,这里居然很富裕,肉随便吃,这可是解了馋,在陕西,不要说肉,糠能吃饱就要喊“毛主席万岁”了。人们很热情,汉族人也多起来,见到了一位北京老乡,他姓“帖”,名少鹏,倍感亲切。商店皮货很多,物美价廉,两支羊三元钱,吃了肉两张羊皮还可以卖二块钱,你说是不是白吃肉。
由于与小刘有矛盾,有一段路,他把我一个人甩开,就我一个人在茫茫的沙海里摸索,……在一个沙窝里,我看见一个水坑,一大群鹤在喝水,我匍匐前进,想抓一个玩儿,放哨的鹤发出信号,全都飞走了,情急之中,我忽然发现一个小鹤没有飞走,我扑了过去,一下,二下,没有扑着,突然一只大鹤飞下来,一口就给叼走了,我是一场空。多么可爱的动物,多么伟大的动物的母爱……可是,我看见一只打架死去的鹤,大翅膀有一米多长,我拣了回去,后来人们告诉我,鹤最可贵的是它的腿骨,我闹了个“买椟还珠”……这种腿骨可以制作上等的水烟袋的管子,越用越红。
经过十天的路途,我们走了有700里地,胜利的返回驻地,乡亲们热烈的迎接了我们,我们真是像回到了家一样。
这次旅行是对我人生的第一次考验,是难忘的历险记。
──在沙漠里有骆驼的领路就会明确方向,听到驼铃声就会有了希望
──小丹顶鹤的妈妈不顾自己的安危勇救自己的孩子
──金黄色的黄沙一望无际
──狐狸、黄羊和我们儿戏
──草原是那样的辽阔
──蒙古族人民是那样的淳朴
──一一切,难忘的毛乌素沙漠之行。
那一年我20岁。

磨姝君(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