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阳山金矿

家乡区县: 陇南市文县

 阳山金矿在甘肃文县阳山,正处川北陇南交界地,在岷山山脉北段与秦岭山脉西端,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2007年被武警黄金部队发现,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
目前重点勘查的矿区面积只有60平方公里,而圈定的“金异常”矿区总面积达210多平方公里,专家预计,阳山金矿资源远景规模可望达到500吨左右。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人民币。金矿开发后,可日处理矿石1万吨的大型金矿,年产黄金约10吨,产值约16亿元人民币,年上缴税费近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年国家给文县财政补贴的2/3以上,将成为文县最大的支柱产业。阳山金矿离文县县城不到一个小时车程,阳山金矿在海拔2100多米的高楼山上,被祖祖辈辈在此居住的老百姓称为“金子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之为“宝贝地带”。
 矿区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三河口群第三岩性段,包括砂岩、灰岩(夹硅质岩)和千枚岩,其中,粉砂质千枚岩为主要含矿地层。矿区出露一系列岩脉和少量小岩株,沿构造破碎带产出,其岩性主要为中细粒斜长花岗斑岩,其次为云英斑岩和花岗细晶岩等。
 金矿带全长约25km,从西到东分为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阳山、张家山6个矿段,共发现金矿脉89条,累计探明333 334资源量258410kg。其中规模最大的为305号和311号矿脉,金资源量分别为56133kg,60923kg,平均品位分别为6.07~5.41ppm。矿脉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呈脉状、似层状。矿石主要由细粒浸染状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粘土化千枚岩及斜长花岗斑岩构成,其中自然金主要以微细粒金(<2~3μm)形式包裹于毒砂、黄铁矿之中。除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外,在矿区局部还出露含明金石英脉型金矿化,一般呈扁豆状孤立产出。
矿石中主要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粘土类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等。其中自然金主要以显微一次显微金形式包裹于毒砂、褐铁矿和粘土矿物中。
 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粘土矿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褐铁矿化等,总体表现为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其中绢云母化、粘土矿化、碳酸盐化在区内广泛发育。从矿体到围岩有一定的蚀变分带现象,表现为近矿部位硅化、黄铁矿化较强,而远矿部位粘土矿化、碳酸盐化较发育。但由于受构造破碎以及围岩成分的影响,蚀变分带现象并不十分明显。矿体与围岩常无明显界线。
中国近几年随着探矿技术的提升,勘查前景非常好,文县阳山金矿的公开招标将会进一步加速中国黄金资源的快速产业化,从而最终会对黄金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控制中国的金矿对国际矿业企业来说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http://www.wutongzi.com/
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nan_wenxian.html
http://abc.wm23.com/gangzi_

victim.(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