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断努力——贵州安顺

家乡区县: 安顺市西秀区

经济状况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由5156元提高到12190元,年均增长14.1%。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18.38亿元、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60.8亿元、24.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33.9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83.4亿元,年均增长19.7%。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20.3:39.8:39.9调整为2011年的15.0:38.1:46.9。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烤烟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6.1%。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柳江集团、雨润黄瀑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2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3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78万人。

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2亿元,纳入地方统计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从161户增加到226户,预计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2.3亿元,是2006年的3.4倍。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原煤产量逐年增加,电力保障能力增强,水泥产量实现翻番;以航空、汽车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青年莲花年产30万辆轿车生产基地落户安顺;以食品、药品为重点的特色轻工业发展加快,百灵集团成功上市,安酒、平坝酒等白酒产业焕发生机。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秀工业园区、夏云工业园区、普定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等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入驻企业216户,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胡银(2014-11-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