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吹是一种吹鼓乐,亦称“大鼓吹”,流行于闽南泉州一带民间。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据说是明代由金陵传入南疆,逐步融入民间,用于婚丧喜庆、渲染气氛,也闻于起源自战国时期宫廷古乐的延续。并从官府流传到民间。
笼吹这一种原来属宫廷官府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及庆宴的仪仗大乐,逐步流传达到民间后。艺人们为了方便,平时把所用乐器都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细蔑皮编织的箱笼中;演奏前并列又搭起一个雕花刻柳的木横架上,先把乐器挂在箱笼架上;演奏完又把乐器置于笼中,故称“笼吹”。
“笼吹”的乐器有大唢呐、唢呐、洞萧、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双音、小叶、木鱼、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演奏时以吹奏曲牌为主,打击乐配和,风格独特,音调优美动听。
“笼吹”演奏的曲牌很多、很丰富,根据不完全统计,它的演奏贡有两三百首,而且还在不断地挖掘和整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