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仁风镇最早建于西汉,自古多次立县,并多次更名,古称“马防城”、“迎风城”等。相传,秦王李世民的大将薛仁贵征东,曾驻军“迎风城”。因为薛家军军纪严明,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得到城内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薜仁贵也深受感动,称“迎风”是具有“仁义之风”的一个地方,此后“迎风”改称“仁风”,并沿袭至今。
清朝末年,仁风镇南街出了一个能人,叫刘官,刘官在河北一个县城当县令。有一年,仁风镇的一名商人因经商破产,流离到刘官所辖县城。商人身无分文,吃了一个小贩的窝头后没钱付账,无奈之下便说小贩卖的窝头是空心的,拒不付钱。双方闹上县衙公堂,也巧了,这县令正是刘官。刘官问:“被告是哪里人?”商人回答自己是山东济阳仁风人,并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向县官禀报,希望县官能网开一面。刘官略一沉思,说道:“你吃了人家窝头不付钱,反说人家的不是,怎如此不讲道理?本县将你发配至黑风口。”就这样,他明着惩罚,实则将商人遣送回乡。随后,刘官让小贩在此地卖窝头时,一律将窝头底朝上以示空心,表示货物真实,后来,这个故事在仁风成为美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