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布马舞

家乡区县: 潮州市饶平县

饶平布马舞起源于宋末元初,到现在已有7百多年历史。布马舞表演活动在饶平城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每逢新春佳节及喜庆日子,人们喜欢演出布马舞展示吉祥喜庆,增添节日氛围。布马舞在各地演出亮相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享有崇高的声誉。布马舞艺术把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三者融合于一体,文化底蕴深厚,表现内涵丰富,形式优美生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新风采,被誉为粤东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山花。饶平布马舞,古时的布马制作相当简单,只用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舞者将布马背围在腰间、似神勇的骑士骑驭着矫健的骏马,采用汉乐大八音锣鼓,以大唢呐领奏曲牌,伴随舞蹈动作,队形多变。布马舞最初表演人数只有五、七人,主要表现南宋康王《泥马渡江》的传说,以后又吸收戏曲的表演和音乐赋予《状元游街》的内容,以图吉祥之兆。相传宋代江西人文天祥高中状元,并因抗击金兵有功,皇帝为了表彰其功绩,赐其会同进士、榜眼、探花偕同各自的夫人及一名童子策马游街庆贺,故名为《状元游街》,共有布马九骑,并有锣鼓伴奏。后来,饶平上饶堡石井乡刘大力得中武进士,九村人因其是邻乡同姓,引以为荣,遂将原来布马九骑增进武进士及夫人共十一骑,表演时,更加显示场面壮观,气派豪迈,表现了饶平人民骁勇敢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每逢节日,饶平北部山区仍盛行排演“布马游村”活动。建国后,布马舞流传至黄冈一带,并经艺术工作者整理,又赋予新的内涵,以表现古代的女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人数扩大至几十人,坐骑列阵齐舞,布马以假乱真,角色以貌悦目,队伍齐整多变,并以潮州大锣鼓和唢呐伴奏,在潮州音乐和锣鼓的伴奏声中变换各种队形,或轻骑漫步,或冲锋陷阵,如疾蹄驰骋,战马奔腾。表现了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柔中带刚;服装和布马的色彩与制作也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因而成为一种在海内外享有声誉的民间舞蹈。随着时代的步伐,舞蹈的表现内容有多次的变换充实,多姿多彩。布马少则9骑,多则20余骑。后来几经发展,逐渐形成为舞蹈形式,其队形变化有“长蛇开阵”“双龙摆尾”“闯跳四门”“传花编索”“蝴蝶采花”等,使这一盛行于山区的民间舞蹈焕发异彩。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QIUYANPING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210469152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qyanping?s=6cm7D0

大白兔小白兔(2014-04-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