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区,彝族自治区顾名思义就是彝族很多的地方。我小时候就经常和他们一起玩,也学到了一些彝语。因为彝族比较多,所以我们那里的学校在彝族新年的时候就会放7天的长假。小时候我除了盼着寒假和国庆节也会盼着彝族的新年快点来到。
彝族的新年时间在11月的中旬,他们也会像我们过春节的时候在家里准备一些糖果、花生瓜子和水果的,在那几天他们也会去各个亲戚家串门。有些人也会杀鸡宰鸭,小朋友也会有红包。我小的时候也和他们一起过了一次彝族的新年,虽然只是和他们吃一顿饭。
我记得当时饭桌上有很多好吃的,有我们平时的家常菜也有彝族特色的砣砣鸡和坨坨肉,装的满满一大碗,让人食指大动。还有他们的彝族香肠,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特色,他们的香肠里除了肉还有土豆,香肠也不是切片的,而是宰成一大段一大段的,那在手里吃。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喝酒,他们用的是摊碗(方言,意思是比较大但是不高)喝酒,喝的是自己酿的蛇酒。当真是小说里写到的大块喝酒大块吃肉。
我不知道他们的新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活动,是不是没那么的汉化,是不是很精彩,但是我觉得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以后能接触到跟多的少数民族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