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水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2004年三水旅游人数210万,收入6.71亿元,从业人数超过两万人。这与以前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增长。但与自身的潜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三水的旅游业要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努力,需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巧妙宣传、稳步开发。 1、准确定位 定位决定特色,定位决定生存。三水过去由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因此尽管景区建得比别人更大更好,卧佛做得比别人更高更美,也仍然因为缺少特色而不能将外地的游人吸引进来,更谈不上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出去了。 三水的旅游资源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三水的旅游业究竟应该在国民经济中占什么地位和多大的比例?三水旅游的竞争对手和目标客源主要是谁?这些无疑都需要客观的分析、明晰的定位,本文在此先提出初步的构想。
定位是建立在自身基础上的。三水的旅游资源,属于区域性的特色品牌,在广东是有较强竞争力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与周围地区的竞争,一方面在于强化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大力合作,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的旅游经验,在大佛山、大岭南的背景下进行旅游营销。 纵观三水的旅游资源,大多数类型在其他地方都不难找到,只有“三江汇流”是三水区独有的,因此需要整合区内名胜古迹,以“水文化”龙头,打造水文化的旅游品牌。 目标客源方面,应定位在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为主,辐射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周边省市,适当开拓北部地区。 景区建设,应该大力发展漂流、滑草、新兴运动项目等体验性项目,这既符合三水区的旅游资源实际,也符合现代人喜欢放松身心、挑战自我的特点。可以借鉴四川省青城山附近的旅游特点,在森林公园里开发建设不同层次的居住区,如产权式酒店、农家小院、露营帐篷等,吸引广州及周边大城市白领在暑期或者双休日来度假。 2、科学规划 要树立大规划的概念。旅游业的规划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情,也是区委、区政府的大事。因此,规划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包括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组织、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旅游企业代表、专业机构和专家等组成。具体说来,就是由政府牵头,成立由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的项目委员会,聘请外界专家进行实际考察,充分考虑当地实际与当前旅游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宏观性、科学性、现实性的发展规划。 2004年,佛山的旅游产业围绕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在市场开拓和资源整合上全面推进,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均取得历史性飞跃,全市旅游总收入89.56亿元。但是,与蕴藏的旅游资源相比,佛山的旅游业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三水区应该充分利用佛山历史名镇、武术之乡、工业强市的特点,利用佛山大发展的机遇,把自己的特色融合在佛山中。 目前,三水正在按照“名牌带动、生态规划、科教兴区”的发展战略迅速发展,三水区总体规划中将西南中心城区定性为“珠三角西、北、绥江交汇的园林城市,广佛都市区西部交通枢纽及旅游、会议、培训基地,三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水区的旅游规划也应该在这样的框架下进行。现在,三水区有一些大的规划,如以南北大道为界分为工业区和第三产业区,把“云东海”作为三水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之一,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都有关于旅游的论述。但在具体上旅游区与其他第三产业区如何规划、旅游区内如何规划都需要进一步的落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