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冠县(4)

家乡区县: 山东省冠县

四、地理文化
  (一)区域地理特征
  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高亢平坦,略有起伏。因历史上黄河频繁泛滥沉积,形成了山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土壤类型,有潮土、盐土、风沙土,以潮土为主,占土地面积的94。1%。县境土壤分布特点为东稍碱、中壤、西偏沙。
  (二)自然景观
  冠县是镶钳在鲁西北平原上的一棵璀灿的绿色明珠,沿黄河故道绵延分布的百里毛白杨不亚于一条原始的绿色森林。马颊河度假村是一个占地3000余亩的绿色森林景点,以“游森林牧场、洗天然温泉、住欧式别墅、品绿色食品”为特色,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三)土特名产
  冠县土特产有鸭梨、大红枣、圈椅等。冠县素有鸭梨之乡的美称。冠县鸭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以皮薄、质细、肉嫩、果面洁净光滑、果形端正、果色金黄,清香多汁、酸甜可口、核小肉白、石细胞少、耐贮而驰名中外,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名优特产。内销全国各地,外销东南亚各国,冠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作出决定,把冠县鸭梨定为“县果”。
  五、语言文化
  (一) 古老的地名语词文化  
  由于冠县的历史久远,决定了境内主要地名都具有古老而多样的显著特征。据对全县756个行政村驻地的自然村(居民地)考证和统计分析,近代和现代建村较少,古代建村较多。明代及明代前建 村的505个,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5%。
  一是因水迹、地形而得名。如:洼刘、洼 丁、钩湾、胡疃(滩)等,计52个,占村名总数的7%。
  二是因古迹、古建筑而得名。如:东古城,因在春秋时期晋冠氏邑遗址建 村,位于漳卫河东岸而得名;黄城,因在春秋时期晋黄城遗址建村而得名;谷子头,因村傍战国时期魏太子申之首墓而得名,初名固子头,后演变为谷子头;万善,因村傍万善寺而得名;唐寺,因村傍唐代寺庙而得名;三庙,因村东北有三奶奶庙而得名,初名三奶奶庙,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更名红卫村,后复名三奶奶庙,现简化士为三庙;草镇,因傍草镇寺而得名,初名草镇寺,后简化为草镇。这类村名计60个,占村名总数的8%。
  三是因轶事奇闻而得名。因与孔子及其弟子有关的事而得名的村子13个,如:孔村,因传孔子周游列国曾在此留宿而得名。初名孔圣村,后简化为孔村;马寨,因传春秋时期孔子著名弟子冉仲弓周游列国曾在此停马打餐而得名。初名马站,后谐音为马寨;西提固:一传明某王子经此病危啼哭,二传冉仲弓周游列国病逝,百姓闻之啼哭,三传孟子经此,百姓闻之提壶送浆。啼哭、涕哭、提壶三者其间相近,后沿称提固,现拓建为东、西提固。因与孟子有关的事而得名的村子10个,如:直隶村,止车而立谈教化”得名,初名止立村,清代名为止历村,后演化为直隶村。传因宋辽战争而得名的28个,如:杨家将在此设招兵站而得名,初名招兵,后演化为杨召;东木堤,传因在元代无敌村东建村而得名,取杨家将天下无敌而之意;肖城,传因辽肖太后率兵所建。还有其他传闻而得名的村庄,如:白塔集,传因天神偷了李靖天王白色宝塔下界于此故名东白塔,后因设集改名白塔集等。这类村名
  四是因姓氏、人物而得名。如:吕庄,因吕姓居民较多故名;元庄,因袁姓名人而得名。这类村名副其实67个,占村名总数的36%。
  五是因方位和距县城距离而得名。如:前后二十里铺、三里庄、东西里庄等。这类村名113个,占村名总数的15%。
  六是因吉祥嘉言而得名。如:兴太集、太平庄等村。这类村名33个,占村名总数的4%。
  七是以植物、物产、职业而得名。如:杏庄、菜园等村。这类村名菜51个,占村名总数的6。5%。
  八是以形容词、数词而得名。如:大张庄、小张庄。
  九是因事物而得名。如:谈二寨(传因担着儿女来此立村,十是因官职而得名、因经济活动而得名。这类村名占村名总数的4。5%。
  总之,全县的居民地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词语,鲜明地揭示了境内地形物征,形象地展现了冠县丰富而多样的地理景观文化。
  (二)地方语言文字
  冠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清入声大都读阴平,如“福窄确必”等,次浊入声大者读去声,如“木麦绿日药叶”等。此外,冠县的地名读音发生音变的现象较多。冠县方言也有一定数量的方言词语。例如:管冰雹叫“冷子”,管小气、舍不得花钱叫“吓作”,用“大差儿”表示大概、约莫等义。
  六、独特的风土文化
  这里是中国查拳的发源地,著名的武术之乡,一代代查拳高手名扬海内外,少林、太极、梅花、太平等流派异彩纷呈。这里有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庙会,有风格鲜明的地方剧种乱弹、四股弦、河南坠子、山东快书和全国仅此一家的蛤蟆翁剧种。民间唢呐更是名声在外。五十年代,县人张连元、张金柱曾获华东文艺汇演奖,两次随团赴朝为志愿军演出,并灌制了《百鸟朝凤》唱片,响遍大江南北,在全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上曾获银奖。被称之为鲁西绝活的柳林花鼓,四百年来一直在这里流传;清朝光绪年间,花鼓队进京表演,皇帝观后大悦,赐御制珍品“黄马褂”一件;1953年出席华东在上海举办的文艺汇演,荣获“文艺向导”锦旗;1993年在全区举办的“海峡杯”民舞大赛中获一等奖。电影《武训传》、《宋景诗》、四集电视剧《故道》、二十集电视剧《武训》的主人公从冠县走向银屏。经过修复的武训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广大游客。经过国家考古研究所发掘的肖城遗址,正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郎庄面塑、史庄刻花葫芦、鲁西布锦,作为冠县民间工艺品,在山东省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二金一银。多年来征集、收藏的珍贵文物,印证着冠县悠久的文明史,而众多的革命遗址,正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Hsdsa(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