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冠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123547”的工作思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26.5%和20.3%;三次产业比达到27.5:47.7:24.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亿元,增长27 %;境内财政收入完成2.98亿元,增长42.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9亿元,增长29.5%;农民人均纯收入3841元,增长15.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4.13亿元,增加10.55%;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9%和4.7%。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带动战略。按照纵抓产业链条延伸、横抓产业组群集聚的战略构想,重点培植发展了纺织服装、冶金板材、农机配件、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加大有效投入,大力推进“2612”工程建设,一批骨干企业茁壮成长。到08年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6户,销售收入、增加值、利税、利润、实交税金分别达到110亿元、30亿元、10.6亿元、5.58亿元和2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7户。冠洲集团、冠星集团、二运公司、电业公司四户企业上缴税金突破1亿元。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三农”工作进展顺利。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已形成林果、蔬菜、畜牧、油料四大主导产业。现为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和经济林大县,拥有各类树木8000万株,林木蓄积量13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9.7%;果园面积30万亩,果品总产3亿斤。蔬菜面积40万亩,形成了黄瓜、大蒜、灵芝等一批各具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养殖专业户发展到2.1万个,肉蛋奶产量达到12.6万吨,其中养羊生产在全省居第二位;花生总产一直稳定在1.4亿斤左右,是全国百强油料县。常年粮食总产50万吨左右,是国家粮棉油生产基地县。农业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有13种农产品被国家定为无公害品牌,农产品绿色无公害基地15万亩。冠丰种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冠丰”牌玉米良种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冠县鸭梨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服务业取得较大突破。着力把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培植为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在全省旅游行业评比中,我县当选“2006山东县域旅游品牌十强”,马颊河度假村被评为“2006山东最具竞争力十大景区”,马颊河度假村、冠州梨园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和全省“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全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评审,天沐?江北水城温泉度假村建成使用,鲁西北地委旧址修缮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成功举办了两届梨园文化观光周和第三次全国武训精神研讨会,与西影集团和山东马氏影视公司签约了文化产业项目。交通运输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健康成长。城乡市场繁荣,全县成规摸的大型专业、综合性批发市场达到10处,农村集贸市场近100处。冠翔购物广场、上海华联、如海超市建成营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亿元,增长17.5%。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大开放、大招商、促进大发展”战略,始终把招商引资、增加有效投入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举全县之力,全民动员,以全新的思维进行谋划,以更加有效的手段进行招商,全年引进项目196个,实际到位资金20亿多元。天沐温泉度假村、英田车辆制造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相继落地,为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的要求,着力营造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努力做好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的文章,走开了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促进了民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工业园建成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实现了“六通一平”。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7.9%、利税增长37.6%、增加值等增幅达到49.9%以上。
城市品牌日益突现,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着力在精细上做文章,在提高品位上下功夫。在近几年实施城建几大工程的基础上,去年又绿化了城区建设路、滨河路等7条道路,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亮化了东环路、北环路等6条路段。新世纪花园小区、西苑小区等一批精品工程相继实施,红旗北路改造进入建设阶段。综合整治脏、乱、差,城市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编制了16个乡镇驻地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