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的地理地貌

家乡区县: 江苏省江宁区

江宁境内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常态地貌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境内有大小山丘400个,主要山峰有东北部的青龙山、黄龙山、汤山、孔山等,海拔约300米,是宁镇山脉主体;西南部的横山、云台山、天马山、莺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脉;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5]
江宁区地形呈马鞍状,两头高,中间低,地势开阔,山川秀丽,山体高度都在海拔400米以下(下文所有涉及高程的都指海拔高),属典型的丘陵、平原地貌。常态地形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等,众多河流、水库散步其间。[6]
低山丘陵:江宁境内低山丘陵面积约30570公顷,有近400座低山不均匀地分部在各街道内,可分为东北与西南两大片区。东北片区山脉主体呈北东走向,自汤山往东转为近东西走向,山势连绵,山坡陡峭,组成山体的岩石多数为古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较少。岩石褶皱、断裂发育,并见有火成岩侵入体出露。山体属宁镇山脉的西延部分。西南片区山势雄伟,峰峦挺拔,但组成山体的岩石年龄普片晚于东北片区,属中、新生界陆相沉积地层,其中一些山脉完全为火山喷发堆积而成。[6]
由于常年风化剥蚀,有些山体逐年变矮,形成缓坡地,有些形成山前堆积层、丘地或山坳。低山丘陵区几乎都被植被覆盖,有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乔、灌木混杂林,人工茶林或荒草地。 [6]
汤山:汤山位于汤山集镇西,沪宁高速公路南侧。山体长轴方向呈北东东向,延长达5公里,短轴方向最宽处可达1.5公里,最高峰称团子尖,高292.3米。山体由寒武系中上统厚层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厚层灰岩、灰质白云岩等岩石组成。这里在地质构造上为一穹窿状短轴背斜,团子尖正好位于该背斜核部。汤山东、西两端都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都已被开发利用。汤山山体北坡还陆续发现几个溶洞,其中“葫芦洞”面积约300平方米,因1993年在洞内发现古人类颅骨和一枚牙齿化石而名气大增,现已开发成旅游景点。[6]
孔山:古名雁门山。宋《景定建康志》记载:“山势连亘,类北地雁门,因名”。唐李白诗“绿水向雁门”,即指此山。孔山位于汤山街道古泉行政村正北方,主峰高341.9米,其北面是轰隆山,高169.5米,南面连土地山,高238.9米,东面连西貌头山,高266.4米,西面是排山,高126.8米。孔山出露一套较为完整的古生代地层,曾是华东、华中地区一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野外实习基地。该山出露的优质石灰石资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水泥的原材料,正被开采利用。[6]
青龙山:青龙山位于江宁东北部。地跨东山、汤山两街道。唐李白有“青龙见朝墩”诗句,即描述此山。又名青山,《南唐书》载,“后主李煜猎青山”。山呈北东走向,与黄龙山平行延伸,长达14公里,2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个,最高峰高277米。山体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系灰岩、泥质灰岩、砂岩、泥页岩等组成。青龙、黄龙两山间的坳地为质地较软的泥页岩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优质石灰岩主要产于黄龙山及青龙山的北东端,薄煤层产于二迭系上统龙潭组砂岩泥页岩夹层中。[6]
祖堂山:祖堂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行政村北。古名幽栖山,因南朝大明三年(459)建有幽栖寺而得名。唐贞观初,法融:(赖融)禅师在这里得道,成为佛教牛头宗第一祖师,山也因此更名祖堂山,又名花岩山。该山总面积约360公顷。主峰芙蓉峰,高255.9米,山体多为侏罗系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集块岩、角闪安山岩等组成。山西南麓,新中国初曾发掘了距今千年的南唐先、中二主陵墓,即南唐二陵。祖堂山西南山腰,还蕴藏有高岭土矿。[6]
吉山:吉山位于东善桥集镇西2公里处,主峰高235.2米。山体岩石全由闪长玢岩组成,为超浅层火山岩侵入体。闪长玢岩顶部发现一大型贫磁铁矿床,与磁铁矿共生的还有钠长石矿。[6]
牛首山:牛首山位于谷里街道祖堂山正北,跨雨花台区铁心桥。古称牛头山,双峰东西相对,状似牛头而得名(西峰因采矿而残缺不全)。又名天阙山。山体总面积约500公顷,主峰高242.8米。山体由侏罗系辉石安山岩、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等组成。旧时此山名胜古迹较多,有著名的古刹宏觉寺。由于此山古代盛产松、竹、茶(名天阙茶)、兰,尤其是暮春季节,桃花盛开,满山春兰和杜鹃花,加以松竹掩映,景色绝佳,所以明清以来素有“春牛首”之称。[6]
云台山:云台山位于江宁西南的横溪街道。 此山因古有云台寺而得名。山体呈北东走向,总面积约720公顷,主峰高319.1米。山势巍峨,山体由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和侏罗系闪长玢岩等组成。山东南有云台山硫铁矿及云台山抗日烈士墓。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云:“云台山北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坐数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吴时呼为石鼓”,今已无存。云台山南2公里是母鸡山,山高273.4米,该山亦蕴藏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6]
横山:横山位于苏皖二省的江宁、溧水、当涂三地交界处,在江宁的横溪、铜山南境。横山又名横望山、衡山。据《太平府志》载:“春秋楚子重伐吴,至衡山即此,四望皆横,故名。”又据《当涂县志》称“左氏传作衡山,衡横通用也。”主峰因呈拱形,太阳一出即可照到,所以得名太阳拱,俗称拖船壑,面积约1835公顷。山体石质为侏罗系西横山组砂岩等。山由62条大小山岭组成,苍翠亘天,横列若屏障。山上盛产竹木、药材,野兽野禽。现山区建有国有林场,从50年代起开始造林,森林覆盖面已达80%。[6]
方山:方山位于江宁中部,秦淮河东岸。山体呈方形,孤绝耸立,山顶远视平坦,故称方山。又似一枚方印,也称天印山。总面积约650公顷,高208.6米,山体石质多为第三系橄栏玄武岩、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是南京地区著名的死火山。是晚第三纪上新世喜马拉雅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一个回旋,两次喷发,形成两套玄武岩。火山口及颈部充填了辉绿玢岩。火山岩下部为中生界白垩系赤山组细砂岩,是很好的铸型用砂材料。2007年12月,方山被省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评审为省级地质公园。[6]
土山:土山位于东山集镇北,秦淮河东岸。总面积约30公顷,高62.1米。山体由侏罗系象山群砂岩及砾岩组成。据《丹阳志》记载,东晋太元中太傅(宰相)谢安,仿旧隐会稽东山,在此土山营楼建馆,竹林甚盛。世称小东山,也叫东山。又据史志记载,谢安曾和谢玄在东山决策,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清代东山曾是“金陵四十景”之一,名“东山秋月”。1983年被命名为东山公园。[6]
黄土岗地:黄土岗地主要分布于南北低山丘陵之间,面积约81610公顷。地势呈残丘缓岗,岗地地表起伏显著,高10~40米。长、宽1至数公里不等,几乎为第四系黄色粘土覆盖,俗称黄土岗地。岗顶平缓,岗间梯田展布,自上而下,田面逐渐增大成扇状。 [6]
沿河平原:沿秦淮河、七乡河、九乡河等中下游两岸和长江岸边呈带状分布。总面积约45206公顷。[6] 秦淮河平原位于江宁中部,包括湖熟、淳化、东山、秣陵、禄口、谷里等街道,面积约30700余公顷。平原大部分地势平坦,高6~8米。其中偶见有孤独低山出露,如方山、尚义山等。沿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宁西部的沿江地带。地处长江天然堤与东侧或南侧丘陵岗地间,呈带状分布或呈孤岛显露在长江中,地势平坦,高程多在5米以下,最低处仅2.2米。沿江平原区的成土和耕作较迟,一般在数百与数十年内,其内田园规划整齐,渠道交织。平原区是农作物的主要种植区。 [6]

木讷(2014-11-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