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山的主峰台子山,在当地俗称为东山。台子山上花木掩映,景色秀丽,山北陡峭,南坡平缓。四周八疃到处流传着山上有棵人参,经常能显赫成一位俊姑娘,传得妇孺皆知,活灵活现。有关参姑娘的故事有以下几种传说。
很久以前,台子山上的人参就能显赫成人。当她能成人形之后,心想世上什么样的人最美?老人受人嫌弃,小孩受人育托,男人整日劳碌,家妇操劳家务,最好的是那些十七八岁的大闺女。俗话说:“为天嫚,坐天官。”吃不愁,穿不愁还要打扮得花花绿绿,于是参仙就显赫成一位俊姑娘,自己在山上寂寞极了,就悄悄溜进村里,找到那些闺女们玩耍,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饱享人间欢乐。
开始,参姑娘总是编着筐,说是到村里走亲戚的。后来,人们传来传去,都说不出是谁家来的一位俊姑娘,都感到纳闷。于是,几个姑娘在一块商议,下次她再来了,就领她到碾上去碾米,如果她会碾米就是人,若是不会碾米,说不定是山上的什么精灵呢?那可得提防着点。
这一天,参姑娘又下山来到村里,几个姑娘齐说要去碾米,参姑娘一听很高兴,随着也到碾上去了。姑娘们七手八脚地把小毛驴套上,在碾台上摊上谷,打着毛驴碾起来,还不时地拿着笤帚往里扫米。参姑娘很想模仿人做活,她看到别人扫米,自己也抢着去拿笤帚扫。众姑娘一看,暗投眼神,表示不用怀疑。
一位村姑娘特别精细,当参姑娘扫碾时,她急忙上去佯作抢着笤帚扫碾时,将参姑娘的衣角压在碾磙子下,正是压粘了参叶子,碾周围顿时芳香,参姑娘感到痛,急忙抽身走开。从那时起,参姑娘很少到村里来。
参姑娘上山治好了伤,她常常想到碾米有意思,就想在山上碾米。山上没有碾台,台子山的平台就是碾台,没有牲口,就唤一只大坡兔子变作一匹骡子,一头小毛驴都可以。树干子变成碾挂,石崮子变成碾砣子,就连谷子,笤帚都全变出来,要不还不说是仙来。就这样,参姑娘在台子山顶上美滋滋地碾米取乐。她正在碾得起劲,忘了自己的身份,仙影已照到东海。鳌山湾里,南方一位找宝的行家坐在船上,老远就看到海面上有位参姑娘在山上碾米,即刻叫船靠岸,便顺着碾米的影子往西找去,当江南蛮子找到台子山脚下时,参姑娘碾米已玩累了,卸了牲口,回到原处,江南蛮子扑了个空。
有年冬天,孙家白庙一位村民把割来的山草挑到城里去卖,这担草被留村镇西城戈庄的一位村民买去,烧草时发现草里有参叶子。他断定台子山一带是块宝地,便托人把两个女儿都说到孙家白庙去为妻。
台子山上有参仙,传得山下人无所不知,村里人都希望能见到参姑娘,据说见到她会一生吉祥。可是参姑娘为了自我保护,山不敢下,在山上活动也要有度,只有趁人多时混在人群中,即便在人群中能和她在一起也会终生平安。所以,人们都要向人多的地方去,希望参姑娘会在人群里。因而这一带有句俗语:“人往人处走”。
因台子山上有人参这一带的水也贵起来。传说,从山上的水淌到河里,用河里的水洗了死牲畜肉就会无毒(旧时),这里的水清澈甘甜。山下村子里的人知道人参是这里的镇山之宝,都爱护她,怕有人损了她,可有的人却不在乎。传说,马家白庙村有一村妇上山去刨桔梗治病,不小心刨出个小胖孩来,小胖孩说要跟她奶奶,吓得村妇放下小胖孩就跑,一口气跑回家去,连惊带累,得了一场大病离开人世。从那时起,人们上山都要小心翼翼,唯恐伤着参姑娘,希望能见到她,保一生吉祥,保一生平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